在年的一次北大座谈会上,两个曾同获诺贝尔奖的人同台对话,有人说这是科学和文学的一次经典对话。但看起来整个过程倒更像是莫言在诉苦,杨振宁在安慰……
莫言在对话中提到自己这些年被不少人质疑,很坦然地表示如果自己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能就没有这些是是非非了,毕竟物理的对与错都是可证明的,但文学就是见仁见智了。
对于他的委屈,杨振宁表示理解,并且肯定了莫言的能力。这对莫言是一个很大的安慰。而后来在杨振宁的书房里我们发现了莫言送给送给他的一幅字,被他挂到了墙上。上面赧然写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几个大字,这是对杨振宁科学生涯的总结。
然后落款是:莫言学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莫言对杨振宁是非常尊敬的。
莫言向杨老诉说委屈不是没有原因的。提起中国现当代颇负盛名的作家,莫言肯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作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以锋锐的笔触与独特的叙事模式为自己开疆扩土,赢得了大众与国际的认可。
更是填补了我国在诺贝尔奖上的缺失。纵观莫言得奖后的八年,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令人诧异的现实,众人争相传看莫言著作,各家书店都卖到脱销,一时间洛阳纸贵,这股风潮弥漫到今日仍然未消失。但是莫言的作品却仍然未有一篇被收录进语文教材。这是为什么呢?
一、“审丑”视角下的乡村生活原名管谟业的莫言于年出生于山东高密平安庄。农村在我们心中是淳朴、自然、野趣、人情味的向往,是我们心中的一番净土。但是莫言的作品却以“审丑”的视角对于农村丑陋、阴暗、触目惊心的一面进行鞭辟入里的刻画与描绘,小小的农村同样也是社会的缩影。这种以讽刺、批判的笔法揭露现实的手法无疑是极具思想性的,但是还不适合思想观念尚未成形的孩子们去读。
二、语言风格不适合孩子去读莫言与鲁迅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他们都不吝于以冷酷尖刻的笔法直指社会阴暗面,进行批判。两人的不同之处是:鲁迅的批判带有一种冷静中的热血,是以理性的视域进行人情味的批判。而他是将血淋淋的现实彻底剖开,甚至对浓郁的黑暗犹嫌不足,以阴暗的字眼加以强调。
三、题材的选取与学生生活阅历不符莫言的作品在题材的选取之上,与学生阅历同样存在不对等之处,在他的11部长篇小说中,题材的侧重各有不同,但是与学生的阅历不符。虽然莫言的作品与语文教材里的作品难以契合,但这并不代表着他的作品缺乏思想性、文学性,诺贝尔奖的授予就是最好的证明。
莫言非常重视文学的本体意义,体验性是他乡村写作最重要的特点他的小说系列小说打破宏观的历史叙事,展示小人物的历史和人性的丰富,它颠覆了传统革命叙事整体的、进化的历史观代之以小人物的多维的、立体的性格展示,通过他们人性的自私、欲望和面对民族大义时冲锋陷阵的伟岸以及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无能为力的苍凉来展现历史的另类书写。在他的作品里,魔幻现实主义往往在故事叙述中糅合想象、神话和传说,荒诞的故事情节呈现和讽喻复杂的社会现实。
如《生死疲劳》当中一出生就患有怪病的大头儿;
《丰乳肥臀》中上官金童、三姐身上出现的异食癖。他是一位从主题形式到语言表达都充满想象力的作家,并且他的想象力不拘于常态,不易于把握,充满了儿童式的跳跃与猎奇性。
他是一位十分重视语言锤炼的作家,他在已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语言习惯之下,将传统唐诗、宋词、元曲的韵味与高密东北乡的方言土语糅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流畅飞扬的语言张力。这在他的作品里面提鲜的淋漓尽致。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套书包括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蛙》、第二届红楼梦奖的《生死疲劳》和大家红河文学奖的《丰乳肥臀》,《檀香刑》都是莫言的经典著作,一套4册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莫言作品全集4册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蛙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文集代表作现当代长篇小说文学京东¥.8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