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檀香刑莫言另类的刑罚,需要好的刽子手
TUhjnbcbe - 2022/8/16 19:04:00
EDM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trends-love.com/shangye/16281.html
《檀香刑》图书

写作背景

一、酷刑的种类

阎王闩刑这个阎王闩为什么设计出来?是因为有一个太监偷了咸丰皇帝的一把枪,咸丰皇帝就要处死这个太监,让刑部来设计一个刑罚。实际上是用一个铁箍把这个脑袋整个箍起来。两个眼睛的地方是突出的,铁箍子后面是用牛皮绳子给收紧的。最后要把他处刑的时候,就是收紧这个牛皮绳子,把这个铁箍给勒紧了,勒紧以后就把眼珠子从眼眶里头给挤出来。

凌迟刑凌迟就是一刀一刀把人身上的肉给剜下来。莫言专门描写,一刀一刀的割,最后是割得胸脯薄得就像蝉翼一样,能够看到内脏。最后一刀的话就刺到胸膛里头去,把心挖出一块来。这块挖出来的心就像是红宝石一样。莫言交代,最早的凌迟法,一等要割三千刀,末等也要割一千五百刀,到清代,也就五百刀。

檀香刑着重说下本书里的这个刑罚。

莫言说:他的这个刑罚是从“木桩刑”演变过来的,就是把木头从这个谷道(肛门)里头打进去。要用檀香刑还需要准备:两根檀香木,斤香油,斤的白面,20斤的牛肉,20斤的猪肉,还需要半斤的上等人参。他要把这个两根紫檀木削成两把剑,放在滚烫的香油锅里头,要煮一天,檀香木削成的剑本身就已经用沙纸打磨得特别光滑了,让它浸透这个香油。等这个剑插进身体以后,因为浸透了油,就会变得特别光滑,就会减少流血。然后斤面来炸油炸*,炸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让谷物的气渗透到这个剑里头去,然后再把牛肉和猪肉也都放到这个油锅里头去炸,这个剑里头进了谷气肉气以后,是为了进人的身体以后,顺应身体里头的骨气和肉气。再熬成上好的参汤,保持受刑者的体力,以便从八月十五维持到八月二十。

最后按照赵甲的说法,不伤及内脏的话,就可以走腠理,腠理是一个中医名词,指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赵甲说,剑走的线路正确,就可以让这把剑成为一个气血的通道。

莫言本人照

《檀香刑》小说故事

4个人物甲——赵甲(是赵小甲的爹,孙眉娘的公公)——国家的第一刽子手

乙——孙眉娘

丙——孙丙(孙眉娘的爹)——茂腔班子的班子

丁——钱丁(孙眉娘的情人)——高密的知县

故事情节到8月15是中秋,这一天给孙丙上刑。那天早上起来,赵甲就让他的儿子赵小甲去杀鸡,把公鸡杀了以后,就满脸涂上鸡血,然后就把孙丙给押上来。赵甲和孙丙两亲家相见,后来赵甲拿出可以弯过来檀香木的两把剑。然后就开始行刑。赵小甲用一把锤子开始一点点的往里头钉这把剑。开始孙丙是没有任何的声音的,只有喘息声,这个剑一点点往里走,孙丙身上的皮肉都在哆嗦,汗水把衣服湿透了,还是没有声音。赵甲捏着紫檀剑把的手在颤抖,他一抖,赵小甲的锤子就打偏了,这时孙丙才尖锐地叫了一声,然后血顺着剑流出来。整个过程很惨烈,一直到最后,剑头从肩膀这儿打出来。赵甲就说是行刑完毕,就抬着这个木板,因为他是绑在一个松木板上面,把孙丙一直抬到这个行刑台上去.

小说中间描写得特别悲壮,孙丙给送到行刑台上去以后,台下面围满了百姓。小说中间描写就是夕阳光照过来,把那些百姓的脸都映红了,所有的百姓一起跟着在底下哭。

钱丁不忍心看着孙丙这样受罪,但同时他又觉得,这可能也要成全他,如果说他能够多在那儿受罪一天,可能会多显出他的壮烈。

到了第三天早上,衙役就来说不好了,孙丙好像撑不住了,钱丁赶紧上台子上去看,孙丙的身上面沾满了苍蝇,不断的在流脓血,脑袋已经垂下了,眼看就不行了。钱丁很矛盾,但是最后他还是没让他死,他请来城里一个外科、一个内科,两个最好的中医。那外科中医说,老爷,他的内脏坏了,小人不敢动手。赵甲说,胡说,我敢担保他内脏没受伤,伤只在腠理之间,流脓血只是伤口发炎,这正是外科的症候。那外科中医就用放血的方法,将脓血引流出来,管上参汤后,孙丙的精神就好多了。

又过了一天,有个猫腔班子到了这个台子跟前,因为原来孙丙是这个班主,他的猫腔剧团过来,说我们听到了班主的召唤,叫我们到这儿来给他唱戏。

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农历8月19的晚上,月光惨淡,钱丁上了升天台以后,听到孙丙用很微弱的声音说,让我死吧。那这时候,他就决定让他死了。当他拔出刀子要去刺死孙丙的时候,赵小甲赶了过来,冲上前一步,就挡住了钱丁的刀子,钱丁把刀子再拔出来的时候,脖子已经被赵甲给掐住了,赵甲人很瘦弱,但是手很有力,掐得钱丁喘不过气来。但是,突然间这两只手松掉了,孙眉娘拿了一根木棍把赵甲给打死了。孙眉娘打死了赵甲以后,边哭就边下了台子。然后,钱丁就把刀子插进了孙丙的胸膛,最后孙丙说了一句“戏演完了。”这是整个的小说的结尾。

总结

《檀香刑》是莫言的第六部长篇,是根据家乡高密的一个抗德英雄孙文的故事改编的。孙文因为反抗德国人在山东修胶济铁路,被袁世凯的部下抓住并杀害了。莫言创作这部小说最早的起因是声音:一个是火车经过的声音,在胶济线上跑了一百多年的火车的鸣笛声会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另一个声音就是他家乡的地方戏茂腔。他先是和一个民间艺人合作据此写了一出戏,后来从这个戏演变成长篇小说。

德国人在抓住了英雄孙丙以后,打算对他实施极其残忍的刑罚。行刑的刽子手,是孙丙的亲家赵甲。不同于以往的行刑,在檀香刑这个仪式上,刽子手和受难者达成了一致,受苦变成了一种成全。在故事的最后,人们记住了孙丙悲壮的形象,他的就义鼓舞了民众。因为小说是作家的艺术创作,我们还是应该从艺术的角度去体会作家的创作意图,这样的话才可能真正的去读懂这样的一部小说的内涵。

1
查看完整版本: 檀香刑莫言另类的刑罚,需要好的刽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