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纵横
张炜专栏·松浦夜读
保护思维的锋刃 张 炜/4
刘剑梅专栏·经典读札
文学如何面对暴力 刘剑梅/11
刘大先专栏·后纯文学书写
当代经验、民族志转向与非虚构写作 刘大先/23
刘复生专栏·历史与形式
一曲长恨,繁花落尽
——“上海故事”的前世今生 刘复生/38
周明全专栏·中国小说
中国小说中的娱乐精神 周明全/49
文学制度研究
《人民文学》与“人民的文学” 胡友峰/60
作家驻校制与作家批评的兴起 叶立文/70
从文学史背面谈“先锋文学”流变 张子华 窦兴斌/78
莫言研究
主持人语 张清华/83
:先锋文学场中的莫言 周 蕾/84
从接受到创化:《檀香刑》与茂腔的影响关系考 李幸雪/93
小说译介与传播研究
王安忆在德国的译介与阐释 孙国亮 李偲婕/
副文本视角下贾平凹《太白山记》德译本解读 张世胜 白莹 宋佳樾/
小说家档案 王十月专辑
主持人的话 於可训/
飘荡在城乡间的离* 曹晓雪 王十月/
创作自述:一些寻常话 王十月/
游走在现代的边缘
——论王十月的农民书写 曹晓雪/
王十月主要作品目录/
王方晨评论小辑
“先锋化”的乡村叙述
——论王方晨近年来的乡土小说创作 杜 昆 贺仲明/
连环兜转的城与人悼亡曲
——读王方晨《老实街》 李掖平/
老实街上的老实和不老实
——读王方晨《老实街》 贺绍俊/
别开生面的城市想像
——评王方晨《老实街》 *发有 尹 林/
小说作家作品研究
何谓同时代人?
——以石一枫都市批判小说为中心 李彦姝/
在精神史与社会史之间
——读石一枫的《心灵外史》 何 力/
论当代陕西动物小说的叙事模式
——以贾平凹、叶广芩作品为中心 高春民/
由《安慰书》看北村“神性小说”的创作新变 姬志海/
海外华人文学研究
林佩芬小说的历史书写与主体精神 冯 晟/
“严肃的工作”与“严正的担当”
——《雁城谍影》的文学启示录 程小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