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谈艺录为何这两本中外小说那么受追捧
TUhjnbcbe - 2021/8/5 18:38:00

《平凡的世界》与《月亮与六便士》两部文学名著在中国广受欢迎,近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群内,各位老师就其受欢迎的原因展开讨论。

龔剛(澳門大學)?:討論一下:《平凡的世界》、《月亮與六便士》為啥辣麽受歡迎?

苏锑平(西安外国语大学)?:平凡的世界符合中国改革开放这个时代变迁的一种怀旧情怀。对于上一代,是他们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一代能够回忆过去那段单纯而有点苦涩的生活。当苦涩过去之后就只留下了美好。

吕娅雯:初次读《平凡的世界》还在高中的时候,是在每次上数学老师的晚自习上读,记忆中读完深深的感到了震撼,犹如长大后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后的震撼,但是这两种震撼却截然不同,读完《卡》是被作者笔下人性之凶恶所惊讶,而读完《平凡的世界》却是被作者宏大而漫长的叙事所震撼,一篇小说可以跨越那么长的时代而来,作品里作者塑造的主人公却是微不足道的最底层的平民,或许这样的主题恰恰暗合了中国改革开放是最初从农村开始而逐渐走向城市这一主题?而孙少平一家人的经历遭遇也似乎是农民群众的典型代表?(仔细分析还需要再读一次,现在单位将《平凡的世界》作为我们*员干部学习的必备教材了)

龔剛(澳門大學):[点赞]

曹小琴(中北大学):不喜欢《平凡的世界》,喜欢《月亮与六便士》里主人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另一种人生,而且奇迹般地成功。这是人对不可得之人生的渴慕,是对传奇的一种永恒的迷恋。然而同时对主人公那种对普通人类情感的不屑表示不赞同,任何Radical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可怕的。一个硬币的两面吧,又爱又恨!

杨卫东(宜昌):平凡的世界宏大的叙事,底层民众的挣扎,人性的向善等元素都是这个时代稀缺的,它表达了当代人的诉求。因此受欢迎。另外同名电视剧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吕娅雯:分析的不深入,让老师见笑了,《月亮与六便士》正在读,让我好好思索一下毛姆为何写画家,文中的两位画家让我想到梵高和高更的故事。

曹小琴(中北大学):哎!我就很想像《月亮与六便士》里那个主人公一样放弃现在的工作,每天写诗画画,不求闻达于诸侯。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一生,则无怨无悔。所以,痛苦啊痛苦!

吕娅雯:

曹小琴(中北大学)琴姐对CharlesStrickland还能爱恨交加,我是一点也不喜欢这个自我的artist,其实,在他这样抛弃自己的妻子孩子追逐梦想的同时,亦是追逐自己的厄运,而且他还再次害死了情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在满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头看到了月光”,从这一点看来,抛弃世俗的价值观而对理想和艺术的热爱与追逐似乎也是对的。

龔剛(澳門大學)?:stricklandvswonderland

朱坤领(中山大学):

龔剛(澳門大學)?《月亮和六便士》中奖率高,十分出乎意料。这本书在英语国家的地位并不高,文学史也经常忽略之(毛姆原本就是短篇小说为主的)。这说明中国的理想主义还是很旺盛的,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同时也看到了差距,理想主义盛行,说明公众的文学欣赏能力依旧偏低。

说实话,我觉得这本书的艺术水平很普通,只是结局和最后的那句理想主义色彩的话打动人。

马静一(中央民族大学):《平凡的世界》想必是因为门槛低才广受欢迎的吧。文笔才情分开来看,文笔平庸,词汇匮乏,造怀指事全无纤密之巧,驱词逐貌更失昭晰之能…事实上这部小说里塑造的人物都有脸谱化扁平化倾向,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善之人,主人公更是集万千农村上进青年之美好品质于一身。可即使这样塑造的角色依旧让人觉得“站不稳脚”,这正是因为这个角色空具皮骨却无血肉。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是一定会犯错的,而“犯错”的过程才是真正把角色铺开,发人深省之处。比如同是长篇巨著,在我看来却要高出《平》太多的《*原》,也是农村背景,也是广角描写,可书中人物大多血肉丰满,以至于想起白嘉轩,就能看见*原,一座平原浓缩到一个人物身上,一个人物撑起一座平原…而即使这样的人物,也需罹患内心欲念折磨,才会一开始就偷换灵地为自家积福…我现在还记得此书中,凡是描绘男儿丰朗,用词不出“俊、很帅”;一旦说到女儿葳蕤,用词不离“美、漂亮”…固然词汇量的积累程度对于一个杰出作家来说并非唯一标尺,更为重要的是敏锐的天性与对世界的观察。可《平》这书里的才情更是不堪卒读…即使“优秀”如孙氏兄弟,还是小心翼翼地自束缧绁,不断地暗示自己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越级,因为一旦妄动,一定会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困难“打压”,所以就只好“自困囹圄”、不敢深思,一辈子局限在自己的阶层里不敢超越。这是什么,这是“你也配姓赵?”——鲁迅先生百年前戳疼的地方,髀肉复生……综合来讲,《平》中写得好的地方是鼓舞人拼搏,希望不可绝,可这一点也如前所述,展开得不深…私以为这部书受欢迎之处尚在其社会意义远大于文学意义,即在那个时代,与人心相合。抱歉老师,我自知失言僭越,复觉学文学之人,所言即所想的风骨尚不能丢。

吕娅雯:想起白嘉轩,就能看见*原,一座平原浓缩到一个人物身上,一个人物撑起一座平原…

龔剛(澳門大學):

马静一(中央民族大学)[点赞]

湖师英语系王勣:平凡的世界,小说塑造技巧(语言,情节等)虽然平凡,但小说主题不平凡。

马静一(中央民族大学)很认同马老师的观点?

曹小琴(中北大学):

马静一(中央民族大学)评得到位!去年在一朋友鼓动下特意去图书馆看了一下。结果耐着性子看完其中一部后,感觉食之无味,我想学个漂亮词都找不到。个人不喜欢宏大叙事,有点唯美主义倾向。

吕娅雯:我还是喜欢平凡的世界~芸芸众生中皆很平凡~但路遥在平凡中描述出了不平凡~而*原~一片欲望交织的世界~无论从社会的广阔度还是人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都无法与平凡的世界抗衡。

如果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道大餐~那*原就是宴席上的一道凉拌菜而已。

甘蘇:我也喜欢平凡的世界,朴实之感。

吕娅雯:一部明著不仅仅是局限于几个漂亮的词汇和个别人物~而是多重叙述角度之下的深刻主题揭示和当代叙事的社会现实反映……当然还有更多……

复旦大学董少新:那么废都是一盘荤菜,差点腐蚀我幼小纯洁的心灵。

甘蘇:就像品菜,有精菜馆、有地方特色菜、有家常菜,《平凡的世界》就是最后一道菜。

吕娅雯:而孙少平从一个吃不饱肚子的农民,成长、蜕变为一个成熟的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就是他的阶层超越。

复旦大学董少新?董老师,您说的太对了。

甘蘇:海明威的小说用词也很朴实,但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影响力。

湖师英语系王勣:女作家苏青也是其中一位。她的小说语言朴实,小说情节安排甚至有点流水帐。关于苏青,张爱玲有段经典的评论:“即使从纯粹自私的观点看来,我也愿意有苏青这么一个人存在,愿意她多写,愿意有许多人知道她的好处,因为,低估了苏青的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她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她的小说当年在上海卖得洛阳纸贵,为什么?就是小说主题传递出一种真善美。

龔剛(澳門大學):

曹小琴(中北大学)

复旦大学董少新?

吕娅雯?

湖师英语系王勣?各位意見都有價值

湖师英语系王勣:据说是比张爱玲的作品好上几倍的作品,也是受张爱玲唯一敬重的女作家,读完了,只觉得文字一般,唯有下面一段文字吸引了我,大概一部好作品,不仅仅是它文字的张力,还有它传递的真善美。

甘蘇:我喜欢《平凡的世界》里面真善美的女性,《*原》里面的女性角色塑造更为丰满。

曹小琴(中北大学):不错,看书亦如品菜,各有所爱。不过,我看的中文小说很少,更喜欢诗和散文。喜欢轻灵飘忽,精雕细琢的文字。

马诺刘:看到诸位又在谈*原和平凡的世界。假如说*原还原了乡村传统受压抑但依然旺盛恣意的生命力,那么平凡的世界还原了封闭世界蠢蠢欲动却被疯狂抑制的无可奈何。经历过文革和后文革的人大多体会的出。

曹小琴(中北大学):

龔剛(澳門大學)?说了半天,龚老师还没发表意见呢!不知您喜欢什么菜?

湖师英语系王勣:

曹小琴(中北大学)?见下一期《澳门日报》。

甘蘇:

马诺刘?一位90后女孩看《平凡的世界》几度热泪盈眶,我想里面传达的共通的情感是一样的。

湖师英语系王勣:

曹小琴(中北大学)?有的文字如品淡茶,有的文字如饮蜜汁。其实,白菜萝卜各有所爱,于我来说,不挑食。

马诺刘:

甘蘇?九零后还能为其中被压抑的人的自由生长而哭泣,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艺录为何这两本中外小说那么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