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纳传
??根据这些书的介绍,端纳是从年踏上中国的土地,在香港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一生。他在香港一家媒体供职,并不十分安分,开始瞩目香港与广东,这就有了他与时任两广总督张人骏的交往。当时的时代氛围,端纳要采访张人骏,说是要通过英国驻广州的领事,但端纳不以为然,他说自己是澳大利亚人,为何要通过英国的外交人员?经过软磨硬泡,他最终结识了张人骏这位晚清进士出身的封疆大吏。张人骏也是著名人物张佩纶的族侄,与袁世凯也是亲家。有意思的是,端纳与张人骏就此结识,到辛亥革命之时,端纳穿梭于宁沪之间,张人骏当时又是两江总督,而端纳很自然的是站在孙中山这一边成为推动共和革命的人物。
端纳在中国,神秘顾问。
??端纳有着新闻记者天然的敏锐,他经常
关于端纳的家庭生活,泽勒这样说道:端纳对他人的私生活向来守口如瓶,正如他本人对自己的家庭生活也闭口不谈一样。他说,年,他在香港同一个澳大利亚姑娘结了婚。几年后,生了一个女儿。年前后,他的妻子曾对他说:“端,与其说你娶了我,不如说中国娶了你。”后来,她带着女儿永远离开了他。
张人骏,张佩纶的族侄。
据说,孙中山在年3月21日曾有信函给端纳,如此评价他:“国家统一,伟业告成。你曾力将我们的主义宣示天下,使革命获得成功;南京一役,你更是奔走沪宁之间,尽力助我*民。每念及此,不胜感激。”而宋美龄大致在年或年说过这样的话:“清末民初,在华受聘的外国顾问不在少数,但大多数是在本国具有相当地位和声望的人。而象端纳这样的人,在其国内不过是当工人的一介平民,只身来到中国,居然能成为岑春煊、孙中山、袁世凯、蔡锷、张作霖等人的朋友或顾问,绝非偶然。关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宋美龄如此说道:端纳奠定了基础,宋子文砌起了墙,我来盖了屋顶。大概是为了酬谢端纳,闻听端纳在夏威夷即将油尽灯枯之时,宋美龄派飞机接端纳回到中国,端纳最终长眠于中国这片他厮守了近乎一生的东方大陆的上海,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终年71岁。端纳死后,张道藩以中国最尊敬端纳的朋友身份,在年11月10日写了“挽词”。这个挽词,应该也是代表某一方面的表态吧。
晚年张人骏。
??学者张威,是新闻学博士,有感于端纳的传奇经历,又经过精心研究,撰就了《端纳档案:一个澳大利亚人在近代中国的*治冒险》。作者在空间上循着端纳的足迹从澳大利亚到中国、菲律宾、美国,最终回到中国,对于端纳在菲律宾集中营的岁月和他迂回的情爱心路都有细致的探寻。端纳与李提摩太、赫德、卢斯、司徒雷登、马歇尔甚至还有李德、艾奇逊、基辛格等,都在中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当然是不同于白求恩、柯棣华那样的影响力,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留下了他们的痕迹,梳理、了解这些人的作为、影响,对于我们说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是不无裨益了吧。
傅高义也是中国通。
??《神秘顾问端纳在中国》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李景端先生,是译林出版社的首任社长,已经年逾八旬了。
?????????????????????
汝水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