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做一回张三丰传人雾迷天柱峰
TUhjnbcbe - 2020/11/16 2:2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本文作者系#做一回张三丰传人#活动达人

媒体人廖隆章

最近“手气”蛮好,转发了

湖北旅游的一条微博,喜中

武当山旅游局官方微博#做一回太极张三丰传人#四天三晚武当山体验活动,再次来到这神秘的道教圣地,触摸历史,走近道家。亦有幸与诸位旅游大V同行,他们是

老茂

凌子看世界

朱小小

中国民间评论员

寒残一叶

lilith桑桑

走遍东北亚

穿山甲

邵明波

阜阳热线阳光

泡鱼儿

檐间飞鸟

襄樊咩咩羊

巴松狼王等。

上武当,自然不能错过南岩、紫霄宫、太子坡等著名景点,这次还有幸拜访了太子洞中与蜜蜂为友的贾爷、武当三丰派十四代掌门,清微道院的钟云龙道长,寻访了遇真宫及玉虚宫遗址。然而,此行当我置身烟雨迷蒙的天柱峰、仙雾缭绕的太和宫时,却使我为之迷醉、流连。上武当,何须晴日?

我确认不是与

老茂抬杠。

对于

老茂这样的摄影发烧友来说,选择在雾天上太和宫,确实是有些遗憾。

望着沉沉雾霭,淅淅沥沥的小雨从琼台宾馆的屋檐外滴落在眼前,老茂一串叹息。

将相机包裹好,套上雨披,准备出发。

“快看”,

老茂惊呼,手指处,一团白云自东向西翻滚,渐渐将“第一山”摩崖石刻遮盖住,两三分钟前,对面的葱茏树木、鲜艳石刻清晰可见。俄顷,这一切已完全被雾色吞没。刚才清晰可见的缆车和车上的游客,就这样被这山雾包裹、浸润。

这雾,顺着山势,直冲天柱峰顶,势不可挡。

好一个“雾挡山”!

这雾墙,距离我的眼前不过数十米,似乎和我切面而过,我被这气势惊呆了!

老茂再也按捺不住,催促小伙伴们赶紧上山。

两年前的四月份,我随同单位同事一行数十人来过武当,爬过天柱峰,朝拜过太和宫。那天天气甚好,山道两旁山花烂漫,依山傍势建造的道观、城墙、宫殿、庭阁等绿瓦红墙、雕梁画栋散落山间,清晰可辨,一路往上,逐渐登高俯瞰便可感受到青青绿绿的72峰蜂拥来朝之势。

其时,山峰间,偶或飘过一两朵白云。一阵山风过来,小白云随即化作青烟,飘然而去。

有人说,武当山的风,一定是仙风、道风。神仙们就是乘着这风来,又驾着风儿去。

而今,这阵阵山风,将“势不可挡”的云团化作满山雾气——一定也是沾着仙气的,他们挂在树梢、挂在铃铛、挂在檐边、挂在我们的眉梢,顺着我的额头脸庞滴落下、洗涤了已经被磨光的台阶、石级。

我们攀扶着有些冰凉、锁着无数同心锁的铁链,栏杆,向上。

抬头望去,刚才已经被那堵云墙完全吞没的宫观、道院、亭台、楼阁,此刻已经若隐若现。

“这些(建筑),每一处、每一个角度都好拍,我都可以参加那个(古建筑摄影)大赛”。老茂又一次在我面前嘚瑟着肩上的这个摄影包,这是他参加那个大奖赛的奖品——除了好拍美女,他对拍摄古建筑也情有独钟。

大伙都知道,武当山上的太和宫已经年,跟京城的故宫同时代。

沿着石级,渐进太和宫。历朝帝王的圣旨碑刻诠释了武当的地位。

我啊,常常会自问一些古人都以为的傻问题,比方,在这1多米海拔搞的山顶上修筑如此庞大而又精致的建筑,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尚属不易,而在古代匠人们又是怎样完成的呢?

随行导游及当地旅游部门的负责人介绍的一组数字可见这工程的背景和规模。当年违反封建传承法则夺得侄儿帝位的朱棣,欲借神权来庇佑其皇位,就在秦头楚尾的山中,修建了世间罕见的神权宫殿群。据介绍,武当山系列工程耗时12年,耗尽了南方十余省的赋银,至少有30万专业工匠参与建设。

于是,在这崇山峻岭中、悬崖峭壁之上,有了那“九宫、八观、七十二庙宇、二万七千间房”——比北京故宫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还多出一万七千多间!造就了“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尔后,武当也就成了中国的道教大本营,被后世誉为一个宗教的皇城、中国的麦加和耶路撒冷。

置身云里雾里,顿觉飘然若仙。攀登起来快捷了许多。此时的天柱峰顶,嗖嗖风声,送走一拨云雾,又吹来一阵细雨。

在云雾缥缈间,前年来时清晰可见的雄浑厚重的红色宫墙,此刻却似披上了白纱。任由老茂怎么设置角度,在仅有数米、十数米的能见度下拍摄,确实有些困难。“要是在晴天,这多好拍”。老茂仍喋喋不休。

我们在这海拔米的山巅之上,触摸着*铜铸就的金殿栅栏,仰望着梁上的斗拱、屋顶上的人物走兽,聆听着檐下的风铃在风中歌唱。

再次温习了上午在清微道院,钟云龙道长教习的道家规矩,朝金殿内端坐着真武大帝的坐像跪拜。在年长燃着的长明灯的见证下,我也许下心愿,祈望我身边的人都吉祥、如意。

香火散发的青烟和檀香伴着梵音从金殿飘出,旋即融入这夏天的雾霭中,将我们的心愿一同带上天际,敬奉各路神仙。

伫立金殿前,回首来时路,不由得感叹太和宫的厚重肃穆、莫测、神秘。

在这仙山上,充满了太多的神奇和谜案。据称,几代皇帝三百年遍寻张三丰不遇,每当皇帝的使者追寻他的踪迹而去,却发现他前脚刚走。

他为什么躲着皇帝?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思考和启迪。这位须发皆白的高人,“他的武功卓绝,却对自然无比眷恋”。

“三丰祖师确有其人,传至我辈以致十四代。”钟云龙道长向我等解读,“道教(家)是讲传承的,历史上道教有很多门派,有的门派因为没有传人,所以这个门派也就没了。”

中国道教崇尚自然,超脱自在,不为物累,追求生命永恒。道教还主张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可以当神仙,每一个人在修道过程中,就是活神仙。

此刻,我也稍许明白了钟云龙道长在功成名就之际选择退隐“云龙洞”之深意。

站在这天柱峰顶,刚才的淅沥小雨,已被北方来的罡风吹走。极目望去,那72峰在云海波涛里跃动、起舞。

我愈加坚信,登武当、上金殿,除了选择天晴时日,还必须有这般雾中体验:这样才能感受太岳的仙气和灵气。只有在这雾天,才能感受到“人间仙境”另一种美。

老茂不断按下手机快门,他说“还要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一回张三丰传人雾迷天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