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哪怕微光,也够耀眼松江社区志愿者聚光
TUhjnbcbe - 2025/8/3 18:27:00

党员志愿者以岗为家、情侣并肩抗疫、大学生化身“社区工作者”……新冠肺炎疫情暂停了人们的生活,也打乱了社区运行的节奏,然而一个个居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站到战疫一线,如同微光点点,聚而成炬。根据统计,在松江区方松街道,从4月1日至30日,累计有多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用爱和奉献照亮了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前行之路。

以岗位为“家”提供志愿服务

上月30日,在方松街道祥和商业广场党群服务站狭小的空间里,简易的沙发上放着一张毛毯,在这个临时的“家”里,党员志愿者李伟杰已度过了30个夜晚。

祥和商圈由7家宾馆和8栋公寓房及一些商铺组成,业态复杂,服务对象有1千多人,但是管理和服务人手非常紧缺。一个月前,在考虑如何部署祥和商圈的疫情防控工作时,党支部书记夏欣韡一度有些发愁。此时,他接到了电话,正是李伟杰主动来申请志愿服务。

实际上,李伟杰对祥和商圈并不陌生。早在年疫情之初,李伟杰在向方松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申请志愿服务时,就曾被指派到祥和商业广场党群服务站,当时,他一度在这里连续志愿服务50多天。

3月31日,“祥和商圈力量小分队”火速组建,夏欣韡任组长,李伟杰任副组长,其他成员包括了1名社区网格长以及商圈内酒店、公寓房、商铺等负责人。据李伟杰介绍,由于疫情防控和居住的特殊性,在协调防控工作的分工时,大家明确,商圈负责人对内,他和其他人负责外围工作。

有序开展核酸采样、稳定商圈人员情绪、快速发放物资……一个月来,李伟杰在“巡逻员”“扫码员”“管理员”“送餐员”“快递员”等各种身份中不断切换。采访时,在谈到当天的工作安排时,李伟杰表示:“上午分拣发放抗原试剂,核实、统计测试结果;中午送盒饭;下午统计好就医配药信息;傍晚继续送盒饭,并统计次日盒饭需求;接着,按照每日街道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布置次日工作。”

他说,特别忙的时候,只能睡两个小时,但感觉很充实。因此,和以往相比,他现在睡得更快,也睡得更香。

从并肩战役到人生伴侣

上月30日早7时,在方松街道月亮河碧园小区的核酸检测点上,居民志愿者徐幸申穿着防护服,负责扫码:

“把手机侧一点,否则光线不行。

“这个核酸码用过的,你重新申请下。

“没有智能手机也行,身份证给我,我来帮你操作。”

就这样,他一直忙到中午11时。

值得一提的是,徐幸申在志愿者岗位上并不孤单,因为他的女友王婧雯正在身后维持秩序,一起并肩抗疫。

“我报名了社区志愿者,你愿意一起参加吗?”

“好啊,你应该早点告诉我。”

4月1日,徐幸申和王婧雯这对志趣相投的恋人一起站到了社区防疫一线。从此,两人每天吃完早餐,就结伴去居委会报道,当起了“全职志愿者”。

徐幸申心中藏有一个小秘密——原本计划四月份请女友看她爱看的电影,然后求婚。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让这个计划泡汤,但这段时间的抗疫,让他更加了解身边的恋人。“她很顾大局,知道疫情有风险,但并没有阻止我去,反而鼓励我、陪伴我。”徐幸申笑着说。同样,王婧雯也看到了恋人身上的闪光点:“敢担当,只要居委会说有事,他总是愿意冲在前面。”

并肩抗疫的经历,升华了这对恋人的甜蜜爱情。4月20日凌晨,徐幸申和王婧雯成功预约了结婚登记,时间都定在今年的5月20日。

我比以往能扛事了

自上月以来,在檀香居委会的办公室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忙碌的年轻人。他虽然有专属的办公桌,也和其他社区工作者一起准点上下班,但其实他并非社区工作者。他就是居委会里年轻的多面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研二学生张一杰。

“订单编号、

1
查看完整版本: 哪怕微光,也够耀眼松江社区志愿者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