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生死疲劳信念与解脱
TUhjnbcbe - 2025/7/25 17:45:00

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拥有什么身份,每个人都会在生命中面对无数的选择,或是顺应潮流,或是迫于形势,有所取舍或是坚定信念,于是迎来或遗憾或悲愤或心安理得的不同命运,继续奋力挣扎或是平静接受。

《生死疲劳》一书中,莫言用历经苦难波折的单干户一家人的离奇经历和所闻所感,从新奇的角度展现了身处时代浪潮中再平凡不过的小人物们的命运,以及他们所历经的悲欢和痛苦、挣扎和坚持,以及内心深处的解脱。

五十年间西门闹经历六次转世,一世为驴,二世为牛,三世为猪,四世为狗,五世为猴,最终为人。在这六世里,他目睹蓝脸一家三代经历人生的生死疲劳——他们怨就爱到底,恨就恨到底,爱就怨到底,干就干到底,有极致的痛苦与欢乐,更有不灭的热情与希望。

我们感受得到村里唯一的单干户那透出纸面的来自生活的疲惫,却也难以抑制地因其中的另类幽默而笑出声来。但最终,却也会在纵观书中人物令人唏嘘的命运与情感后,叹息于人们所遭遇却又不自知的局限于禁锢,感慨人性所能展现出的宽容,也会为了人们在追逐信念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坚持而心生震撼。

就如同作者莫言本人所言,他们的存在似乎是为了形象化地说明了什么事保守、落后于顽固不化。然而,即使他们过得比其他人更差,却也仍然没有放弃他所坚持的东西。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在众叛亲离之后依然忍受着被大众嘲笑、唾骂的巨大压力而不屈服!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他人无法理解的坚持,不一定会被大众认可,甚至不一定符合某种意义上的普遍的价值观,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人而言,那些独具个性的或是稀奇古怪的坚持,却足以支撑起他们荒芜的心灵,成为某种无法言说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一步步坚定地走在不为人所知的孤独道路上。

这样的道路无疑是极为孤独而苦闷的。一个人偶尔一次地坚持自己的道路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道路,不为外物侵染,不因为他人的误解、憎恶、恶意为难而转移。甚至在遭遇了这一切之后,仍然心灵澄澈,愿意用宽容的心态面对人生。

《生死疲劳》一书中就有这样的一种人,即使自己活得再如何艰难苦闷,也仍然坚守着心里的最后一道栏杆。他踏实地活着,认真地活着,他讲道理,也认死理,哪怕因此被恶意刁难和伤害,也仍然坚守着心中的那个“理”,理直气壮地直面所有扭曲的强制的摧残打压。这种再平凡不过的信念,哪怕小得如星子一般随时都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里消失不见,却也依然闪亮得如同一盏明灯,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为了那自灵魂而发的熠熠光芒侧目感慨。

难得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却被莫言用一种另类幽默的方式,通过另类的视角讲述了出来。让读者甚至感受到,在极度痛苦时笑出声来,获得内心深处的解脱。也难怪莫言会说:“假如我能有两本书得以流传,《生死疲劳》肯定是其中之一。”莫言又说:“诺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生死疲劳》一书的作者莫言,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年出生,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年获得诺贝尔奖。著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和大量中短篇小说、戏剧、散文等。

莫言还曾经获得矛盾文学奖、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韩国万海文学奖等16项国内外文学大奖,作品被翻译成55种语言。他还被授予牛津大学荣誉院士、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阿尔及利亚国家荣誉勋章、美国现代语言协会荣誉会员等13项国际荣誉。

《生死疲劳》是莫言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他用动物的视角、俏皮的语言和鬼才的叙事手法,使这本讲述沉重故事的书中处处充满惊喜;用幽默、戏谑的方式化解现实的痛苦,让人在痛苦时依旧能笑出声来,给人以力量。

在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中说道:“莫言是继拉伯雷、斯威夫特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同时代作家中文笔更妙趣横生和令人惊骇的一位。”而莫言自己则是把语言当成自己的终极追求。他曾在书中说道:“我认为文学家是用作品对自己的母语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他们在不破坏基本语法的前提下,创造了新的句式与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读者应该能从本书中看到我再语言上的努力,但我自己知道,我不是文学家,我只是一个包邮成为文学家梦想的讲故事的人。”

而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个兼具趣味和幽默、立足现实又超脱现实、将动物与人融为一体、庄严与戏谑融为一体、兼具虚幻与现实的漫长曲折的有趣故事。成人可以从中细细品味情感与追求,儿童也可以从其中包含的部分故事中读出很多新奇的乐趣,是难得的老少皆宜的优秀小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死疲劳信念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