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4时多,市环卫处工作人员手机上跳出一则警报:城区街心公园公厕里出现恶臭。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保洁公司,要求他们及时清洗厕所,祛除臭味。
目前,城区52座公厕安装了公厕臭味监测系统。该系统有公厕基础数据、气味数据、报警信息等功能,管理人员在手机端就可以查看公厕的实施监管数据。而一旦厕所的里臭味值超标,系统就会发出警报信息。
9月中旬,该系统开始试运行。由于及时监测和清洗,公厕保洁质量大为提升,臭味也越来越少了。
公厕臭味监测系统。
公厕更美,管理更精细化
自启动公厕革命以来,我市按照“公厕数量布局合理化、外观形象景观化、功能设施现代化、项目运作市场化、提供服务专业化”总体部署,实行城镇公厕联建,统筹谋划,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通过建设提升,城区公厕基本达到城市二类标准,在公厕主体功能上融入母婴室的改造,突出第三卫生间建设,打造公厕便民设施建设,做到厕内干净明亮。公厕外观建筑也开始朝着文艺清新的方向转型了,一大批高颜值的公厕亮相街头。下保山公厕被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授予“最美公厕”称号。
“今年,我们开启城区公厕精致管理模式,打造城区公厕样板工程。”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52座公厕实现保洁服务市场外包。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要求外包公司,严格对标城区公厕精细化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公厕的检查标准和奖惩制度;同时,确保公厕的%公益属性,不得进行任何商业行为。
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城区公厕里多了很多小物件,如烘干机、灭蝇灯、绿植等。目前,城区60%公厕配置了第三卫生间、雨伞架、宣传栏、休息椅凳以及母婴室,给人更加温馨的感觉。
下保山公厕。市环卫处供图
公厕除臭不断出新招
上厕所时,难免会产生臭味。提到人员流动很大的公共厕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异味。为消除公共厕所的臭味,各种方法轮番上阵。
从很多年前开始,城区公厕就开始了保洁。除了保洁人员及时清洗,公厕里还放了檀香、樟脑球等。年,城区公厕进行了改造,原先的直排管道换成了管道存水弯。其作用是利用一定高度的静水压力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隔绝和防止排水管道内所产生的难闻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及小虫等通过卫生器具进入室内而污染环境。新建的公厕都安装了排风系统,通过空气的流通,及时祛除异味。
然而,公厕里的异味仍然没有完全消失。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称,一些如厕者没有及时冲水,也会加重厕所的臭味。“公厕里有臭味,最主要的原因是保洁人员没有及时清洗。”管理人员会开展巡逻,对厕管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但无法全面监督,总有漏网之鱼。”
今年,市环卫处决定在公厕里安装臭味监测系统。8月,每个公厕陆续安装了氨气探头。9月中旬,臭味监测系统开始试运行。一旦探头监测到的氨气值达到一定数额,就会引起电化学反应,进而向后台发送报警信息。
衡量厕所臭味指数的为氨气的ppm浓度(百万分比浓度)。其中,ppm浓度0.1为基本无异味;0.3为正常,0.8为有异味,1.5为恶臭。“当ppm浓度超过1.5时,说明厕所里有明显的臭味。”该负责人称,这时监测系统就会发出警报。
监测系统成效明显
有人上厕所时,臭味指数难免会上升。警报中的浓度取的是1小时的平均值,并不是瞬间的浓度。10月9日下午3时到4时,街心公园公厕的一小时ppm指数达到1.72,因此触动了警报。
江云素是街心公园公厕的厕管员。她说,在街心公园休闲娱乐的老年人较多,那段时间有很多人在男厕所里小便,而男厕小便槽才2个,所以产生了臭味。接到指令后,她当即对小便槽及周边进行了清洗。
公厕臭味监测系统试运行以来,效果明显。期间,共收到恶臭警报多条。不过,最近恶臭警报逐渐减少。除了恶臭警报,当厕所里的湿度、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系统也会发出警报。
“有了这套臭味监测系统,可以督促厕管员及时清扫厕所,进而祛除异味。”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城区公厕越来越整洁,基本上无明显异味。
运行公厕臭味监测系统的同时,市环卫处还配套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