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涛)昨日上午,《凤山学堂》香山轶事荟第一期——“侨界领袖陈芳轶事”在梅溪牌坊内梅溪书院举行。梅溪牌坊发掘与开发者刘云德教授介绍了他发现和发掘梅溪牌坊的经过,并与陈芳后人一起共同向市民分享陈芳的逸闻趣事。
据刘云德介绍,陈芳生于年,香山(今珠海市前山镇)梅溪村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离家到香港、澳门等地学习经商,年,24岁的陈芳随叔父到檀香山经商,从商店学徒开始,后自立门户,经营甘蔗种植和制糖业,成为华侨第一位百万富翁,被誉为“商界王子”。由于陈芳及其父母乐善好施,光绪皇帝特意在其院子外面赐建了四座牌坊以示表彰,这就是著名的“梅溪牌坊”。文革中,其中一座被人损毁,但剩下的三座被村民自发保护起来。
十几年前,刘云德发现了“破楼败景”中的梅溪牌坊并投资开发。如今,“梅溪牌坊”已是珠海一大文化景观,游客可在此了解陈芳传奇的一生,并通过陈芳的故事深入了解近代华侨的奋斗史,和广东人精明执著、开放包容、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文化精神。
“听后感觉意犹未尽!”现场市民黄俊杰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陈芳故事的宣传力度,如果能够在网上就能看到陈芳传记或相关记录片,那就太好了!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发掘这一宝贵文化财富,珠海市社区文化促进会将进一步携手梅溪居委会和刘云德教授及其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以“梅溪牌坊”基地、依托“梅溪书院”、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底蕴、以“家国情怀”为主线打造“社区文化基地”,面向全市甚至全国开展社区文化交流与学习,让陈芳及梅溪牌坊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
据介绍,《凤山学堂》由珠海市社区文化促进会携手前山街道办文化站依托前山市民艺术中心设立,于今年4月中旬正式挂牌启动,开启“香山轶事荟”系列文化专题活动,计划每月两期。该学堂将深入挖掘香山文化资源、提炼香山文化精神,以香山文化为底蕴、继承和发扬香山文化精神、结合社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引领我市乃至大湾区社区文化创新与繁荣发展,结合社区原有的文化底蕴打造“一社区一文化”,促进前山社区文化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