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亭台楼阁”之说,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但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后来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亭子式建筑物。
其实在古代楼和阁除了观景,还有更加重要的用途。楼属于我学代的一种高层建筑。它的形式有城楼、简楼、角楼、钟楼、鼓楼等。
正阳门箭楼我国古代的城镇,大多有一套完整的防御系统、除了用砖包砌城墙、城门外,还建有千斤闸、护城河、吊桥、敌楼。城门上有城楼,大的城门前有瓮城,有的还有箭楼,比如正阳门。比较大的城,四周还有角楼,东便门角楼就是保存下来的历史遗迹,这些众多的楼在古代都是抵御外敌的战斗堡垒。
北京的钟楼和鼓楼在古代,我国各地比较大的城均有钟楼和鼓楼,击鼓报时用,北京地安门外大街的钟楼和鼓楼,就是明清两代向北京全城击鼓撞钟报时的地方。
有的楼是供人们登高赏景、赋诗作画、较有代表性的比如黄鹊楼、岳阳楼、膝王阀,三者并称为江南三楼阁。
“阁”与“楼”一样,均属于古代高层建筑。由于这两种建筑形式相近。不易辨认,人们时常将楼和阁联系在一起,叫做“楼阁”,将“楼”和“阁”视为一体。其实二者的使用很不相同,相对楼而言,阁却别有一番妙用。
万佛阁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佛家精神生活的需要,佛殿造像艺术大师们,将佛像造得超出真人若干倍,为了适应佛像越造越大的需要,高层、玲珑多姿的阁,逐渐被佛家所占。比如雍和宫里的万佛阁,陈列的就是檀香木制的最大佛像。
阁这种精美的古代建筑,不仅被佛家妙用,而且随着社会文化和人们精神生活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逐渐成为收藏珍贵书画、经书及功臣像的地方。例如,珍藏《四库全书》的北京故宫文渊阁、东北沈阳文溯阁等,都属于我国存比较著名的藏书阁。
当然,阁和楼的共同点就是都可以点缀园林或登高赏景,如山东登州的蓬莱阁,就是一座别具风格的古代滨海建筑,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客前去游玩。
所以说,”阁“和”楼“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再去景区游玩的时候,可以好好欣赏,加以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