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金庸与莫言谁的文学造诣更高最文化醉历史
TUhjnbcbe - 2024/10/18 17:04:00

金庸与莫言,都是中国文坛的骄傲!他们的文学造诣,都是上乘,且各有千秋。

金庸谈古,15部武侠小说,部部经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如今,金庸先生虽人生已落幕,但江湖不退潮。

莫言论今,笔耕30余年,面对社会现实,专注农村农民,乡土民俗,写出了大量短、中、长篇小说,更有《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檀香刑》、《蛙》等代表作品享誉文坛,在国内国际获奖颇丰,並在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看上去,莫言的文学成就更高,因为莫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世界范围内的最高奖项。然而,这么比较对金庸并不公平。因为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有太多的偶然性。诺贝尔文学奖不接受中文作品,首先要把作品翻译成英文,如果没有一个靠谱的翻译,你写得再好也得不了奖。而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关系极深,无论怎么翻译也翻译不出那种韵味。金庸小说的妙处,只有中国人能体会。

所谓“文无第一”,说的就是谁也没有办法给文学造诣高低弄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其实诺贝尔奖也不能,它只是取得了某种共识而已。很多时候,共识比标准好使。好比高考,不是一直被人诟病说存在着地区差异,不公平吗?但你试试弄个比它更公平的制度?至少在目前来说,你是弄不出来的。而且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那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富有哲理性的严肃文学作家的,金庸作为一个通俗小说作家,显然无法上榜。

莫言——流浪、粗俗、凄迷间所渴望的草野之爱。《红高粱》体现得酣畅淋漓:足以欣赏与肯定的是原始之美!余则娇情苦多。受局限的三观所致吧!从那畸形的青葱岁月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少年,已然奇葩了!

金庸——有着厚实国学的根底与扎实的文字功夫,博学不已!凭借奇侠武义题材及框架,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艺术之美,融为一格,不露斧斫之痕,发挥到极致了!冷酷地褒贬人生:俯视着大千社会以讴歌真、善、美,狂放地彰显人生价值及取向!江湖豪壮不已!上至达官显贵,下到黎民百姓,喜爱者甚多。

莫言是写实的,金庸则是超现实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对中国社会的初步认识不是从官方宣传以及正统文学开始,而恰恰是从金庸的武侠世界开始。因此理论上中国人的思想都打着金庸武侠的烙印。而最早翻拍的金庸电视剧更是引得万人空巷。

看金庸的小说最重要的不是看武功高低而是看侠肝义胆。中国人都爱看,这也许是当今追逐名利的人还剩下的唯一良知。莫言先生的作品是写实的,里面却有很多象征意义类似虚幻的元素,金庸先生的作品是写虚的,里面却参杂很多现实人性的东西。两人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文学领域,不能简单就说谁的文学造诣更高,因为不同的文学题材没法直接去做对比。如果放在纯文学领域,莫言也许占据优势,可是如果说起受欢迎程度,金庸先生绝对遥遥领先。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庸与莫言谁的文学造诣更高最文化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