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30天!
一生一次的邂逅
三件国宝同时展出
全世界仅有三件半宋代曜变天目存世:半只出土于中国杭州,三只传世品,全部收藏于日本,均被列为日本国宝。其中,静嘉堂、藤田美术馆的“曜变天目”盏每隔数十年才展一次,而大德寺龙光院的曜变天目则作为佛器来保存的,几百年来从未换过主人,极少公开展示,也是最少露面的一只。
来源于奈良国立博物馆今年3月到6月间,这三件国宝曜变会分别先后在滋贺美秀美术馆、东京静嘉堂文库、奈良国立博物馆展出,三个展览的展期有一个月(4月13日到5月19日)的重叠时间,这也是有史以来它们第一次同期对外公开展出,堪称一生一次的邂逅。
众所周知,历史上有太多优秀的中国艺术品东渡日本,并且和日本当地的文化完美融合,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来,被一代代日本藏家精心的保存至今。相信,这也是众多中国藏家东瀛淘宝的源动力吧。
看完千载一遇的国宝天目盏,您是否意犹未尽?东瀛淘宝正当时,不妨将目光聚焦到这家深耕东瀛多年的日本美协,此季春拍生货不断,看点颇多。
艺海甄品-中国古代艺术甄选夜场
图片来源于日本美协Lot
清初葫芦胎剔彩蝈蝈罐
尺寸:连座H15cm
参考:
1、《文玩萃珍》P,No.
2、浙江省博物馆著《仍存曹家》P,No.65
备注:紫檀镶玉底座、旧木盒
起拍价:JPY:,RMB:48,
此拍品圆口外侈,盖面通七个呈花形分布的气孔,孔内亦雕六瓣花卉,精致无比。束颈接溜肩,鼓腹下方渐敛归于底端,整体器形似枣,通体在黑色六边花形锦地上堆朱漆,由颈部的几何纹、肩部和下腹部的如意头纹、底端的菊瓣纹组成颇为整饬优美的构图,鼓腹处四面有窗形开光,内部分别呈现牡丹、海棠、秋菊、腊梅等各季花卉,将大自然最美好的一面纳入其中。
器底配紫檀座,呈枝干状的三足虬劲曲折,正好托起罐腹,连接三足的圆环中置有一枚玉璧,璧面镌凤鸟纹作饰,体现当时尚古、崇古的风潮。
Lot
清乾隆剔红松下高仕银锭盒
尺寸:L14cm连座H12cm
备注:紫檀原配座
起拍价:
JPY:1,,RMB:90,
此盒盒体呈银锭式样,平盖面,子母口扣合,弧壁,圈足,造型别致优雅。器通体施剔红工艺,盒壁上下均铺锦纹作地,四面的凸起和凹进处皆有开光,其内满布缠枝西番莲纹,外侧的银锭尖角出则分别缀一只倒挂的蝙蝠,以求福到。盖面主题为高仕观景,只见一位老者悠然倚靠在劲松下方的石台上,遥望远方秀丽的山河,身旁侍童手捧书盒,随著老人的目光而回首相望。这一老一少体态各不相同,但目光神情却是极为相似,宛若同时被大好河山的秀美壮丽所吸引,颇具意趣。
此盒造型新颖别致,剔红著漆纯正,雕纹精美玲珑,极具画面感。老者一派仙风道骨,小童显得稚嫩机灵,构图清新,取意吉祥,无疑是一件雕漆工艺的经典佳作。
Lot
清乾隆黄地剔红九龙宝盒
D28cmH21cm
参考:
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剔红九龙宝盒”,《和光剔采·故宫藏漆》P,No.
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剔红云龙宝盒”,《和光剔采·故宫藏漆》P,No.
起拍价:JPY:8,,RMB:,
此拍品为一圆形大捧盒,平盖面,高弧壁,子母口扣合,圈足。体态硕大,丰润饱满,颇具质感,尽显稳重大方。盒内盒底髹褐漆,漆质浓郁滑润,表面则是遍施剔红工艺:盖正面一圈回纹纹饰之内以黄漆地镌刻海水波纹锦地,其上密布连绵的祥云,云雾之中,一条巨龙升腾而起,龙身蜿蜒盘绕,张牙舞爪,龙首以正面示人,眼中炯炯有神,充满著霸气和王贵之风;盒壁上下同样呈现汹涌云彩中追逐嬉戏的八条游龙,身形矫健,形态各异,充满韵动之感。
这件龙纹宝盒器体敦实大气,施漆厚重纯正,犀利细腻的入刀在漆面上行云如水地雕出繁复精巧的画面,无论是盖面上霸气十足的升龙,还是盒壁上轻盈活跃的游龙,均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张弛有度,带来气势磅礴、撼魂荡魄的恢弘景象。现藏于台北故宫的数件剔红圆盒上均有类似做工,可供参考。
Lot
清乾隆剔彩双龙戏珠插屏
尺寸:L55cmH49cm
备注:紫檀座框
起拍价:JPY:3,,RMB:,
此插屏攒硬木框,形呈长方,整体造型硬朗周正,边框外侧五处嵌玉,镌回纹作饰,细节之处精雕细琢。插屏正面施剔彩,先刷黄地,再施绿层,最后堆上朱漆,各具一定的厚度,以犀利的运刀剔刻,最后完成一幅经典至极的双龙戏珠图案。只见画面底部是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波涛汹涌、浪花飞舞,给人一种豁然开朗、心潮澎湃的激扬感,海中浮现须弥仙山,上方天空中遍布黄、绿、红三色祥云,一对巨龙正张牙舞爪于云雾间为一枚五彩宝珠展开激烈的争夺,令整幅画面形成了从海面到空中的立体构架,层次分明,线条流畅,无论是海浪、流云,还是宝珠的彩光、龙体的辗转,均充满著韵动的生命活力。
插屏底座同样由硬木所製,厚重稳定,支脚边侧和束腰前后均有神妙刀工勾勒出的如意卷草纹样,仔细看去,这些线条又组合出成对的夔龙形象,画中有画,工里藏工,极具意趣。
Lot
明剔红四季花卉菱口盘
尺寸:D25cm
来源:川崎家传来
备注:双重旧木盒
起拍价:JPY:3,,RMB:,
此拍品呈花瓣形,分六面,萎角,开口向外撇出,浅底,随形圈足,器形线条曲折流畅,不拘一格,个性满溢,宛若一朵盛开的鲜花。盘面通体堆朱漆,雕刻出各式精美的纹样。内壁六面均有开光,外侧镌花形锦地,内侧表现繁茂枝叶间点缀起盛开的各式花卉,代表荣华富贵、四季不息。盘中心表现绽放于枝头的大小花朵,丰繁至极,而茂密生长的枝叶也是生机勃勃,叶瓣叶脉雕工精细密致,毫不落于花儿之后,营造出大气而又别致的自然景观。
Lot
南宋哥窑菱花口洗
尺寸:D8.5cmH3.5cm
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哥窑葵花洗”,《中国陶瓷全集·宋(下)》P58,No.9
起拍价:JPY:1,,RMB:60,
此拍品口沿外厂,盘壁形成六瓣花棱形,每瓣之间分棱相隔,花瓣凹凸起伏,极具立体美感,圈足,器形小巧别致,独具特色。器全身遍施哥釉,釉质滋润光莹,与灰青的色泽天融合一,凸显素雅清净的南宋製瓷风格。釉面遍布大小开片,错落不一,稠密细腻,不规则的纹路中露出深邃的胎骨色,勾勒出无数游走的“铁线”,成为天然而成的秀美装饰。
Lot
宋粉青瓷下芜瓶
尺寸:H20cm
来源:京都茶道收藏家旧藏
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颈瓶”,《碧绿》P,No.
备注:二重木盒
起拍价:JPY:4,,RMB:,
此拍品圆口折沿,薄唇外撇,长颈下方逐渐粗大,溜肩,扁鼓腹,圈足略向内收,因形似芜菁而在日本被称作“下芜瓶”。全器表面施粉青釉,釉面细腻莹润,柔和匀称,色调青翠可人,幽静雅致,上有无数冰裂纹开片,晶莹多变,素静典雅。足沿无釉露出胎底,凸显素朴归真之感。
Lot
宋哥窑双贯耳瓶
尺寸:W15cmH27cm
来源:京都茶道收藏家旧藏
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哥窑贯耳八方扁瓶”,《故宫博物院藏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下)》P45,No.39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哥窑贯耳扁瓶”,《故宫博物院藏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下)》P48,No.42
备注:旧木盒
起拍价:JPY:35,,RMB:2,,
此拍品椭圆形口,颈部向内束进,环绕两道凸起的弦纹作饰,两侧置一对贯耳,溜肩上再施一道弦纹,下接圆鼓腹,状若垂胆,圈足,整体器形线条流畅自如,柔润秀美,又不失贯耳瓶所特有的庄重肃穆,端正凛然之感。
通体施哥釉,釉质浓郁细腻,均匀光洁,晶莹滋润,扣之则瓷音清亮,与全器的轮廓相辅相成,更显柔和流畅。釉面灰青,色泽纯正,幽深静谧,釉面开冰裂纹,错落有致地遍布于瓶体全身,自然天成的纹路带来别致的美感。开片原本是烧製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但在匠人巧手的引导梳理下反倒成为哥窑製品的一大看点,其纹路自然天成,错落有致比之人工的纹饰别有一番风味,后世清乾隆帝对此也是颇为欣赏,作诗赞道:“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这件贯耳瓶器形胎体扎实,质感十足,秀美挺拔,施釉均匀柔顺,色调幽静自然,开片紧密细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正符合宋代文人对古朴素雅、淡泊归真风格的追求与推崇,堪称逸品。
Lot
北宋龙泉官窑海棠瓶
尺寸:H15cm
参考: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Lot8“龙泉官窑青瓷棱角瓶”
来源:京都茶道收藏家旧藏
起拍价:JPY:4,,RMB:,
此拍品口沿外撇,呈现六瓣海棠花形,长颈内束如喇叭状,溜肩,扁弧腹向下渐敛,状若垂胆,六条凸棱和六条凹棱相间,从口沿至足边贯穿瓶身上下,圈足亦呈海棠花开放,全器修长优雅,线条流畅,花形自然而具有神韵。通体施青釉,釉色幽青雅致,淡泊清丽,釉质莹润剔透,光滑柔顺,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其上又呈现出无数细致的开片,晶莹多变,素净典雅,别有风味。足沿施深褐色釉,展现“铁足”之风采,每一条凸棱上亦隐隐透出胎色,与裂纹开片相搭配,就如同花朵上隐现的茎条叶脉,形象逼真。
这件海棠瓶器形颇具特色,俊俏修长,曲线秀美,瓶身胎体扎实而不失轻盈,上釉均匀透亮,自然开片纹路细腻精致,与青釉淡雅通透的色调完美结合,凝聚著宋代崇尚素雅的文人气质,可称得上是名瓷中的卓越之作。
Lot
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蕉石玉壶春瓶
H32.5cm
来源:大坂旧财阀家族、茶道收藏家旧藏
大坂旧财阀家族、茶道收藏家旧藏
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中国陶瓷全集·明(上)》P,No.
著录:昭和十五年()大坂美术具乐部り立て第五十二件
JPY:6,,RMB:,
此拍品为经典的玉壶春瓶样式,圆口外撇,平沿,细颈中央微微收束,向下逐渐加宽为杏圆状垂腹,圈足,整体显得隽秀文静,带有一种沉著安稳的高雅气质。通体展现釉里红工艺,釉质细腻光润,纹饰清晰稠密,绘出的图案构图大方、层次分明。无论是口沿内侧的花纹、瓶颈上的蕉叶纹,还是腹底的仰莲纹,其叶脉、藤蔓、枝条、花朵的均被勾勒得精巧细致,清明舒朗,结合异域的风情,将釉里红製品的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瓶腹上呈现的松、竹、梅、蕉、石的图案,精准地把握住了每一种景物的特点,营造出清新自然、隽雅脱俗的文人气质,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这件玉壶春瓶形秀美雅致,施釉清新,釉里红的著色轻快爽朗,线条清晰运笔流畅,构图丰满,层次繁多而不乱,将当时釉里红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一展无遗。
Lot
明宣德青花八吉祥纹罐
尺寸:D21cmH16.5cm
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璎珞缠枝莲纹罐”,《中国陶瓷全集·明(上)》P,No
起拍价:JPY:16,,RMB:,
此拍品圆口折沿,短颈丰肩,圆腹鼓起,下腹略收,整体显得圆润饱满、稳当厚重。通体内外施白釉,白中泛青,莹润素雅。颈部以青花料饰两道弦纹,其间点缀圆钮状纹饰,令整体显得更为层次分明。肩部与近足处分饰俯莲纹与仰莲纹,彰显洁净清高之感。罐腹体上绘出环环相扣连绵不断的缠枝卷草,空隙之中绘出法轮、宝伞、盘长、法螺、莲花、宝瓶、双鱼、白盖等吉祥八宝图案,彰显著佛法的精髓。
此罐造型浑圆稳重,施釉均匀肥厚,釉面上的青花绘图则是落笔轻盈,精工细作,每一处线条都被勾勒得清晰爽朗,组成的画面自然也是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Lot
清初仿官釉八角竹节瓶
尺寸:H24cm
参考:
1、大坂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青磁八角瓶”,《东洋陶磁の美》P58,No.30
2、香港苏富比年春季拍卖会Lot1“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
备注:浆漆木盒
起拍价:JPY:3,,RMB:,
此拍品圆口折沿,宽敞似盘,长颈为管状,自上至下逐渐加粗,上有两道凸起的弦纹相隔,宛若竹节,折肩,鼓腹,腹上亦有围绕一道明显的弦纹,圈足,从颈部到足部的平截面平均分为八个等分,呈八角状,极具特色。通体施仿官釉,釉质肥厚滋润,浓郁细致,光泽柔顺,体现出一种内敛之美,灰青色的釉面上可见开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晶莹剔透、纷繁秀美,又不失素净之感,带来别样的韵味,尽显典雅隽秀,不愧是展现了清代仿官釉技法的上乘之作。足沿涂深褐色釉汁,形成经典的铁足样式,与幽青的整体氛围相辅相成,天融合一。
此瓶器形优雅隽秀,施釉细致绝伦,极尽简洁素雅之风,展现端庄大气的艺术品味,将宋代官窑的特色以更为精炼的清代製瓷技法再现了出来,实为逸品。香港苏富比在年春拍时曾以一亿一千三百九十万港币的天价落槌了一件八方弦纹盘口瓶,无论从器形上还是从施釉上来看均与本品极为相似,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参考对象。
Lot
清雍正天青釉八方水仙盆
尺寸:D23cm连座H17cm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
参考:
1、《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P
2、中国嘉德年5月17日,Lot
备注:带底托
起拍价:JPY:12,,RMB:,
此盆口沿内敛,呈八边形,腹部向外鼓出,下腹收束接台座,器形敦实而不失隽秀。通体覆盖天青釉,釉质细腻柔顺,圆润如玉,釉色浅青,淡泊素雅,宁静安详,盆底部则有青花料书“大清雍正年製”之款。下方底座接如意足底,釉色则为深褐,如此呈现两种不同色调的颜色釉烧瓷颇为少见。
雍正期改变了康熙时期官、民窑并举的格局,又恢复到以官窑为主的局面,而雍正官窑在仿古和创新方面的成就十分巨大,除了雍正帝本人的因素外,唐英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此拍品仿宋天青釉之神髓,又以雍正期官窑生产对配方和烧窑技术的掌握进行升华,其工艺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峰。
Lot
清乾隆蓝釉描金福寿纹梅瓶
尺寸:H27cm
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霁蓝釉描金勾莲纹瓶”,《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P82,No.75
备注:旧木盒
箱书:赠呈藤田平太郎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起拍价:JPY:15,,
RMB:,
梅瓶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亦称为“经瓶”。此拍品即是一款经典的梅瓶造型,圆唇口,短颈下接丰肩,腹下内敛,足沿外侈,浅圈足,整体器形显得端庄秀丽,上部圆润饱满,下部纤细隽秀,由此形成的对比和曲线美感尽显无遗。瓶体用胎坚致,通施蓝釉,釉质浓郁而又细腻,色泽凝重、幽静深邃,如蓝宝石瓣璀璨耀眼。釉面上描以金彩,勾勒出各式吉祥纹样:颈部与腹部遍布缠枝卷草,茂密的枝条间点缀起西番莲、桔梗、寿桃等花果,空隙处又可见倒挂的蝙蝠和宝结,近足处再以整齐排列的如意收尾,寓意极佳。足沿无釉露胎底,足内底面施天蓝色釉,中心处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款。
器配木盒,顶带凤鸟形提把,盖面镌“乾隆霁兰描金梅瓶”描金字,盒内为典型的京造内胆包装,精致而显庄重。木盒上又有箱书“赠呈藤田平太郎”的字样。藤田平太郎是藤田财阀创始者藤田传三郎之子,他自小接受精英教育,在商界和政界都有不俗的业绩,袭男爵之位,又被选为贵族院议员。其人对美术品的造诣颇深,是财政界屈指的收藏家,其旧藏大多被收入大坂藤田美术馆。
此瓶器形特征明显,即有丰润饱满之处又显隽秀典雅,施釉均匀柔顺,色调安定沉稳,又有纹样多变的开片点缀全身,是一件颇具王道之气的经典佳作,而曾经身为藤田家旧藏的经历,也更为清晰地阐明了该器的传承,增添了收藏的价值。
Lot
清乾隆豆青釉浮雕夔龙夔凤八方瓶
尺寸:H33cm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参考:《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P,No.
山中商会《日本古陶瓷支那古美术展览会》No.
北京保利年秋拍Lot清乾隆粉青釉雕龙凤呈祥八方瓶成交价为RMB13,,
备注:漆木盒山中商会图录
起拍价:
JPY:12,,RMB:,
此拍品八角形开口外侈,颈部内收,折肩,斜腹渐敛,圈足,从上至下皆保持八方棱造型,线条硬朗,器形挺拔,独具特色。通体施豆青釉,釉质纯正细腻,色泽幽深欲滴,青翠可人,表面再勾勒出浮雕纹饰:口沿下方围绕拐子纹,又有整齐排列如意头,折肩上方缀蕉叶纹饰,腹体上下皆环绕成对的夔龙纹和如意头,中部则显现大片的夔凤起舞,近足处勾勒如意足的线条,层次分明、张弛有度,在淡泊素净的釉面上展现出无比精湛的製瓷工艺,与端庄的造型天融合一。足内底面有青花料所书之“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书款。
此瓶器形优雅隽秀,施釉细致绝伦,纹饰丰繁别致,将素雅与繁华完美结合,凝聚著非同一般的艺术品味和文化底蕴。
Lot
清中期西洋人捧瓶
尺寸:H43cm
备注:珊瑚红釉描金座
起拍价:JPY:1,,RMB:,
此瓶圆形洗口,直长颈,颈中部略有凸起,丰肩,圆长腹渐敛,近足处饰弦纹,足沿外撇,浅圈足,整体器形近似观音瓶形制,修长隽秀,通体施青白色釉,釉质均匀似玉,颇为淡泊素雅。瓶体两侧各有一名瓷人,单膝跪地,双手捧瓶,匀称的身材和形象的面部表情令其显得栩栩如生,而最为显眼的地方则是两人身上所穿的服饰,头戴大沿帽,假髮披肩,脖套围巾,身著短袍,均以各色彩釉进行上色,是为非常经典的文艺复兴之后时期的西洋著装。器配瓷座,表面施珊瑚红釉作为底色,上以描金线条勾勒莲台、卷草、回纹等吉祥纹饰。
这件西洋人物捧瓶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通体所施製瓷工艺均为传统技法,是为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的集大成者,而器形却揉入了在当时来讲最为新颖的形式,充满异国风情的两个小人身上所寄托的不仅仅是当权者对西洋风的推崇,也有著中西文化水乳相融自成一体的奇巧匠心。
Lot
清乾隆青花福寿如意纹执壶
尺寸:H30cm
参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青花花果纹执壶”,《中国陶瓷全集·明(上)》P43,No.15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起拍价:JPY:6,,RMB:,
此拍品壶体为呈壶春瓶式,圆口外撇,短细颈,悬胆状垂腹,圈足。一侧置弯形长柄,形同玉带,柄上有小系,另一侧附曲状长流,流与颈间有云板相连。流、柄、口高低相若,壶盖扣合于壶口,盖面拱起,上饰宝珠钮,可与柄上的小系用绳相连。通体于白色底釉上绘青花,壶盖拱起部分为缠枝莲,边缘则饰忍冬纹,具是自古相传的精美纹饰。口沿下方与长柄、曲流上缠绕如意卷草纹,颈部与云板上亦有如意纹样,象征好运连绵、万事吉祥。壶肩与壶体开光外遍布缠枝莲花,也是中国传统的祥瑞纹样,缠转不断,富贵不尽,也体现出高洁清白、生生不息的特质。开光内呈现折枝仙桃,旁有两只蝙蝠围绕飞翔,意喻福寿双至,万寿无疆。浅圈足与壶盖边缘一样缀有忍冬纹,线条流动,韵律十足,做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足内底部有“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此壶器形隽秀挺拔,釉质浓郁细腻,色泽素雅宜人,所施青花清爽自然,构图缜密纹饰繁缛,具有乾隆时期青花瓷製作的显著特点,确实是一件做工上乘的精品。
Lot
商-周青铜凤鸟出戟卣
尺寸:H27cm
参考:泉屋博古馆藏“饕餮文卣”,《泉屋博古·中国古铜器编》P83,No.97
来源:日本关东实业家旧藏
起拍价:JPY:8,,RMB:,
本拍品的X光透视检测照片
此拍品椭圆形口,短颈溜肩,扁垂腹,圈足。盖呈拱弧,向上隆起,顶部有钮,盖面镌有凤鸟形象。器体四面出戟,尤其口沿边的出戟高高向上折起,如同双角。颈部从上到下分别围绕凤鸟纹和夔龙纹,体现出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腹部又有硕大的凤鸟成双成对,丰翼长翎,轻盈灵动。这件提梁卣器形饱满,出戟俊朗,对凤鸟、夔龙镌刻工艺精湛入微,将商周青铜器所特有的威严感和神秘感集于一身,是为重器。
Lot
西周青铜兽面纹簋
尺寸:W27cmH13.5cm
来源:日本关东实业家旧藏
参考:泉屋博古藏“尹簋”,《泉屋博古·中国古铜器编》P27,No.23
备注:旧木盒内有铭文
起拍价:JPY:3,,RMB:,
此拍品圆口外敞,垂腹外鼓,两侧置有一对兽形环耳,腹底承圈足,全器厚重饱满,极具质感。肩颈处环绕饕餮纹,清晰的线条勾勒出夸张凶猛的形象,彰显出远古的神秘与威严,两侧口沿下方正中部位又分别有一浮雕兽首,彰显通知阶级特有的权威和尊贵。近足处同样饰一圈饕餮兽面,与簋身上方的纹样相辅相成。
此簋形制经典,纹饰古拙素朴,色调庄严稳重,每一个层面都凝聚著周代制铜技艺的精粹,彰显古代经典铜器的魅力。
Lot
清乾隆白玉绳纹龙纽方瓶
尺寸:H25cm
备注:紫檀座、红木盒
起拍价:JPY:4,,RMB:,
此拍品为白玉所製,玉质甜净,雕工细腻。器为长方形洗口,上置盖,呈盝顶造型,盖顶有一盘龙,长须利爪,紧护宝珠,气势磅礴,充满威严。颈部向内略收束,形成优美的曲线,两侧分置一对兽首衔环作耳,并有活环相套,兽面的凶狠表情栩栩如生,带来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之感,宛若传统人家大门上的护院铺首。
随形瓶口的折肩下腹体渐敛,腹底再度折进接圈足,整体器形显得颇为挺拔俊俏,既有坚实的棱角,也有优雅的弧线,结合白中泛青的玉色,高洁雅致的气质显露无遗。
盖、口、足沿均施连绵的回纹,盖侧和瓶身则有绳纹层层缠绕,这种早在良渚文化玉器上便有出现的古老纹饰在此器上被刻画得极为精巧细致,营造出素朴古拙的典雅氛围。瓶腹前后两面缀经典的饕餮兽面纹样,左右两侧则有成对的夔龙纹饰,饕餮凶悍勇猛,夔龙神秘尊贵,均是商周青铜器上的常见雕纹,愈发加深了全器的悠悠古韵。器底承紫檀座,精雕卷草如意作为装饰,深邃的色泽愈发衬托出玉瓶的淡泊清雅。
此拍品造型大方,选料讲究,器形方圆线条转折有秩,大形大势又偶露纤巧意趣,玉料人工搭配相得益彰,于浑厚庄重中闪现灵动娟秀,透出皇家的尊贵之风,确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製玉精品。
Lot
清乾隆白玉羊首壶
尺寸:L18cmH12cm
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羊首瓜形玉提梁壶”,《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神品至宝》P,No.
款识:乾隆年製
起拍价:JPY:6,,RMB:,
此拍品白玉製,玉质温润甜净,淡泊素雅,全身呈十二瓣花形,盖、足皆随形而製,瓣与瓣之间的凹棱深壑明显,勾勒出的曲线变化自如。盖面凸起,仿佛层层花峦相叠,一副欣欣向荣之景。壶体前方凸出一个羊头,头上有口,即为该壶的壶口,生动活泼,颇具游兴;后方设鋬,宛若弯曲下垂的羊尾。足内底面阳刻“乾隆年製”四字款。
这件羊首壶用料讲究,呈色清新,繁花造型凸显繁华昌景,羊首形流意喻吉祥万千,确为清代製玉之集大成者。台北故宫有藏同类壶器,可供参考。
Lot
清黄玉古铜纹盖瓶
尺寸:H24cm
备注:旧木盒
起拍价:JPY:3,,RMB:,
此拍品选料考究,玉质甜净,雕工细腻。器为长方形洗口,上置盖,呈盝顶造型,顶端有钮。颈部向内略收,形成一道优美的曲线,两侧置双凤耳,下为折肩,扁方腹渐敛,平底下承圈足,从上至下多处曲折转进,线条流畅自如。
Lot
清中期白玉西番莲纹如意钮盖碗
尺寸:D11cmH15cm
起拍价:JPY:1,,RMB:,
此拍品以白玉製,玉质温润莹透,色泽洁白素雅,开口圆形外敞,口上配盖,盖顶以六个如意头拼接出钮,钮顶端呈现喜字纹刻印。盖面、碗壁呈反向倾斜,表面精雕勾勒连绵缠绕的西番莲纹和连枝花卉,尽显清新淡泊、返璞归真的优雅气质。碗底圈足,以六个小巧的如意头稳稳托起,颇具意趣。
这件盖碗料美工高,柔润的玉面散发出含蓄的光泽,游走在盖面和碗壁上的枝条卷草茂密繁盛,为素净的玉碗增添了繁缛细巧的线条变化,是为清代製玉的又一杰作。
Lot
清水晶仙鹿尊
尺寸:连座H28cmW26cm
起拍价:JPY:1,,RMB:90,
Lot
清嘉庆寿山石双龙戏珠钮玺
尺寸:W7cmH8cm
印面:夙闻诗礼凛心传
起拍价:JPY:4,,RMB:,
此拍品形呈四方,颇具重量感,印钮被精心雕琢为腾飞于祥云之间的双龙戏珠,龙身蜿蜒矫健、韵动有力,宝珠明亮高洁、仿佛射出五彩华光,每一处的细节均被刻画得细致入微,尊贵华美,极具气势。
印面阳刻“夙闻诗礼凛心传”七字。夙闻诗礼语出《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凛心传出自《大学衍义》:“师弟以学说相传授亦曰心传。”嘉庆帝神兽传统诗书礼仪熏陶和皇父的言传身教,铭刻心间并要承继下来。这枚寿山石印选料珍贵,质地润泽,色调多样皆稳重大方,雕刻精美细致入微,龙钮造型别致栩栩如生,印字引经据典颇具深意,是为宫廷文房瑰宝。
Lot
清宣统檀香木三雉钮玺
尺寸:连座H23cmW7.5cmH12cm
备注:红木台座
印面:敬懿皇贵妃之宝
起拍价:JPY:3,,RMB:,
此拍品以檀香木精雕而成,印钮表现为花枝间停留的大、中、小三隻稚鸡,体态姿势各不相同,但均身披整饬秀丽的羽翼,仿佛一家三口,充满意趣。印面四方,刻“敬懿皇贵妃之宝”字样。
敬懿皇贵妃出身赫舍里氏,初以嫔事同治帝,后升为贵妃,之后又先后被宣统帝封为瑜皇贵妃和敬懿皇贵妃,在溥仪出宫时衣裾荣寿固伦公主宅。敬懿皇贵妃一生中大多数时候备受冷遇,只能通过书画来打发时间,而这件印玺应该就是当年皇贵妃排解寂寞之情时所用的御器之一。
Lot
清田黄瑞兽紫檀镂雕宝相花纹外盒
尺寸:瑞兽L11cm重g
外盒L18cmW12cmH15cm
备注:黄杨木竹石底座
起拍价:JPY:6,,RMB:,
此拍品色泽浓郁俏丽,质地温润凝腻,呈现为一隻踡身卧地的瑞兽状,巨目朝天,大口紧闭,浑身的丛毛齐整分佈,原本应是威风凛凛充满霸气的形象显现出一种颇为憨厚的态势。
卧兽身下台座以黄杨木雕出嶙峋层叠的奇石,石缝间各式花草顽强生长,为兽身营造出绝佳的背景。台座下又承紫檀如意足底座,座顶配镂雕宝相花盒盖,盖沿分饰回纹,前、后、左、右以及上方共五面的盖面上均以大朵宝相花作为中心,被无边无际的茂密卷草枝条层层包围,将田黄瑞兽整个笼括其中,尊贵典雅,华而不俗,是为逸品。
Lot
清田黄薄意椭圆章
尺寸:重gW5.5cmH9cm
备注:红木宝盒
印面:文沱草庐
起拍价:JPY:4,,RMB:,
此章印面椭圆,章体成柱,柱石上以薄意技法浅浅刻出一层淡泊的浮雕,一侧为悠扬静谧的山水美景,另一侧可见虬劲招展的开花梅枝,刀法流利,刻画细緻,影影绰绰,清雅秀丽,一远一近之间表现出超凡脱俗的构图意境和艺术品位。印面镌篆书体“文沱草庐”四字。
Lot
十七世纪
尼泊尔风格铜鎏金文殊组像一套
尺寸:H36cmW40.5cm
起拍价:JPY:3,,RMB:,
此拍品铜胎施鎏金,设小鬼托足台座,上置三个莲花台,并排供奉三尊文殊菩萨像,均为尼泊尔风格造型,身后背光散发无数火光,普照世间万物。中间一尊三面十臂,右侧四臂皆持法器,左侧拥明妃而呈全跏趺坐,中央双臂于胸前结印,破除邪魔解救众生;左右两尊体型略小,一者持剑,一者结印,姿态与福祉各不相同,两者莲台边又各有一尊小型脇侍,皆呈现出精细巧致的製作工艺。
此拍品椭圆形平口沿施鎏金,短颈两侧置双兽耳,兽面目光如炬,头生双角,嘴部呈现为长条如意,充满著古朴的神秘色彩。丰肩鼓腹,腹底承随形椭圆圈足,足沿与口沿采用同样的鎏金工艺镌刻出连绵不断的缠枝卷草。器体表面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地,其上通过红、蓝、黄、绿、白等多种彩料勾勒出缠枝花卉、如意莲瓣等丰富的图案,而其中最为醒目的则是炉腹前后点缀在成对夔龙纹样之间的太极阴阳,这种源自传统道家理念的图形内含世间万物之理,展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足内有鎏金阴刻“乾隆年製”四字款。这件兽耳炉形制饱满大方,施釉亮丽多彩,鎏金双兽耳生动形象,可谓典型的清宫旧藏器种之一,值得收藏。
Lot
清康熙郎红釉胆瓶
尺寸:H28cm
参考:《AMILLENNIUMOFMONOCHROMES》P,No.
起拍价:JPY:,RMB:30,
此拍品直筒圆口,细长颈,折转处柔润自然,圆腹略微拉长,弧线优美,圆润饱满,状若悬胆,为典型的胆瓶造型。口沿与底面为白釉,足沿无釉露胎底,其余通体遍施郎红釉,釉质凝厚,光润明亮,色泽浓艳,仿佛初凝的血般猩红,光彩夺目,体现出“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表面具有极为明显的玻璃感,釉面可见开片,紧密细致,自然天成,与火红的釉色形成绝配。
Lot
清初白釉梅花莱福瓶
尺寸:H21cm
起拍价:JPY:3,,RMB:,
此瓶圆小口外撇,细颈内束,颈底围绕三道明显凸起的弦纹,丰肩,四方各缀一朵淡泊雅致的梅花瓣,腹体渐敛,浅圈足,器身细长镌秀,优美纤巧。瓶通体施白釉,釉面纯净无暇,滋润如玉,仅仅饰以弦纹和梅瓣,将素净典雅的风格贯彻到了极致。器底承硬木座,呈花瓣形展开,又有镂雕如意卷草作饰,深邃的色调与冰清玉洁的瓶体相辅相成,天融合一。
Lot
清乾隆粉青釉荸荠瓶
尺寸:H28cm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备注:原配红木福寿纹座
参阅:南京故宫博物院编著《中国清代官窑瓷器》p.
起拍价:JPY:5,,RMB:,
此器物造型优雅别致,舒展秀拔,古朴端丽,含蕴韵致。细长颈,坡肩,腹部丰满,扁圆,腹下斜收至底,圈足。通体施粉青釉,釉色幽青雅致,淡泊清丽,釉质则显莹润剔透,光滑柔顺,别有风味,毫无骄奢之感,气度悠然有素,落落大方,大有文人雅士寻求的淡薄,素朴,高洁之风韵。足缘著深褐色釉汁,足内底面书“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