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莫言真的具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吗
TUhjnbcbe - 2024/9/10 21:18:00

最近网上看到很多人一直在死磕莫言,相信很多人也可能会问:莫言真的具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吗?

很多人批评莫言说他靠丑化中国来获得诺奖,甚至具体到了说莫言讲过母亲捡麦穗的故事,说这是在抹黑,我觉得这样的说法站不住脚。

当然人们也有质疑的权利,实际上从莫言写完《丰乳肥臀》之后,外界一直有各种质疑,不过文学本身是一种创作,可以反映历史,但是并不是客观的历史记录。

最先我看过的是莫言的《檀香刑》,看完之后觉得写得真好,后来陆续陆续续看完了《丰乳肥臀》《蛙》《天堂蒜薹之歌》等书。

《檀香刑》非常吸引人,一口气读到“戏,演完了”,真的是一种享受。有人说檀香刑很残酷,但是我觉得比起《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反而没那么残酷,《天堂蒜薹之歌》至今我不敢看第二遍。

最近看到过一个记者采访莫言的视频,里面提到了说莫言的《檀香刑》过于残酷,记者只翻了几页就不敢看了。

莫言风趣地说:那你根本就没看过《檀香刑》,因为里面被认为残酷的那些描写,直到多页之后才出现的。

记者又说莫言的文字语言很嘈杂,让人看不下去。

这点上有一说一,很多作家也说莫言的文字有点过于恣意张扬了,语言很嘈杂,泥沙俱下,不过这也成了莫言的一个特点了。

莫言创作的初期规规矩矩的,但是自从年看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大受刺激,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这么写我也会写。

从此莫言一发不可收拾,不但建立了“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文学王国,还把乡土的东西全部挖掘了出来,蒲松龄的鬼故事、茂腔戏曲、农村的动物、植物等等。

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的传承,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所以莫言大量的好作品都是在此时完成的。

后来他自己开始反思,不断地探索,才有了《生死疲劳》这样的作品,很多跟风骂莫言的恐怕没几个真看过莫言的小说。

诺贝尔奖其实更多的是看作者是否在叙事规则中挑战边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博士,不是你干的多你就是博士,而是一定是有所创新,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可以。

但是国内作家来看,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莫言显然也是首屈一指的。《生死疲劳》可能构思了很多年,但是真正写只花了43天写了接近50万字。

余华曾经说过,莫言作品最差的一部都比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学奖作品都厉害。

面对众多质疑,莫言并没有正面回应,这也凸显了他的智慧,正如他在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的一次讲坛上,他说文学不像物理是发现客观规律,是带有主观性的东西,有的人喜欢有的人质疑。

我觉得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算是实至名归吧,真正能静下心来读过莫言两本书的人,我相信都能知道莫言是什么样的人。

北方、农村、历史、文化、人性纠缠在一起,而莫言梳理的井井有条,莫言写了10部长篇,几十部中篇、短篇,都非常值得一看。他把人性通过文字残忍的剖开给你看,用言语把你的神经抓住,让你体验人生。

尤其是像《丰乳肥臀》《蛙》《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红高粱家族》《酒国》等都是必看之作。喜欢的可以入手好好看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莫言真的具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