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已经过去了,与端午相关的种种仪式与标志,大体完成了使命。“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百索子,用五彩丝线编织的彩带,端午节绑在小朋友手腕脚、腕处。据说能驱邪,与端午节放在大门口的一把艾草一样功能。
百索子戴满一个月,扔到房顶。这是过去的风俗。现在高楼大厦的,扔不上去,应该怎么处理?同样,艾草到了六月六,只有扔掉?我看到楼栋里的邻居们,与我一样,还放在门口。菖蒲草早已经没了锋芒,蔫蔫地没有精神。艾草倒是坚强,每一瓣叶子,与枝干紧密联系着,没有离开的意思。
端午前一天其实,艾叶早已经干了。没了刚刚搁置时青绿的生命力,变得灰蒙蒙的。可是,艾叶很有趣,干而不枯,不像其它植物干枯后的脆生生,一碰就碎。反而韧韧地,存心去捏都捏不碎。
忽然动了心思,既然每个叶片都完好地存在,何不将它们采撷下来,放到阳光下暴晒,然后收起来,给生活多一点意外之喜?
说干就干。将端午的两把艾草所有的叶子摘下,再将枝干剪碎,和到一起晒了两天。在三十好几度阳光的殷勤下,它们的体量,再次缩了又缩。然后将它们装进一个不大的瓶子里。这点艾草,有什么用?
这些年艾灸盛行,以至于成了从老年人口袋里掏银子的一种手法。从体验到购买,“豆芽菜炒虾子,弯弯子套环环子”。最便宜不过的艾草,被宣传出神乎其乎的功能和作用。要说呢?确实也是。艾草属于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它可用部分为全草、艾叶及艾根。
端午一个月后冬天泡足,舒筋活血;夏天艾灸,冬病夏治。一年四季,什么时候想用,都可以。用的形式也是,煮水洗、煎药喝,炒了煎、直接煎等等,怎么弄都可以。关键还真的有包治百病的能力。
收下来的这一点点艾草,显然当不了大用。放在手边,取用很方便的位置。干什么用?放在香薰里,假模假样地净化空气。这么多炎热不回头的天气,完全打破了老话所说的“冷不过三,热不过四”,一骑绝尘地勇往直前了。
空调离不开。傍晚换换气而已。晚上,放几根艾草进香薰,袅袅的香气,升腾、飘散,自我感觉比檀香好闻。天生的土人一枚,玩不来精细和高大上,反而与乡土结合得很牢靠。另外兼有一点点葛朗台的气质,不舍得浪费东西。
将艾草当做香薰所用的精油,源于少年的记忆。以前有个邻居,我们称呼他大大。他早早掉了很多牙齿,看上去很显老。这是个特别手巧的人。每年冬天扎灯挣一笔。每年夏天卖冰棒,又挣一笔。冬夏之外的日子,为毛刷厂整理猪毛。
今晚荷花池的荷一袋袋乱糟糟的猪毛,倒到他的工作台上,像施了魔法似的,被梳理得头是头,尾是尾,用细细的棉线绑成一扎一扎,像黑色的花开放在台子上。经常忍不住好奇地看他干活,也学着他将猪毛翻来覆去的整理。但是,倒腾半天,依然没有一点头绪,除了沾了一身毛。
快夏天时,他不知从什么地方拎一桶烂泥巴回来,在院子里搅拌、调和、摔打,然后捏吧捏吧,做出个小狗的样子。关键是,小狗是空心,像炉膛般可以放进东西。印象中放的就是艾草。点燃后,五官七个洞,统统往外喷出淡淡的烟雾。
简陋的生活,因为这个素颜小摆件,生动起来了。那是开心的时刻。没有玩具的我们,跟在他身后,要求摸一下,用手指堵堵冒烟的嘴巴、鼻子、眼睛。小小的公用空间,这个小狗赶走了蚊子,换来大人们聊天、孩子们静听的美好时光。
每年端午过后,面对枯萎的艾草,都会不由自主想起那会冒烟的小狗。算来距离今天,有五十年左右了吧。那个伯伯,后来再没有见过。去年找到那里去过,拆迁了。那个小院子,两间小房间,变成了一座楼的部分。没看到一个熟人。
便宜小香薰那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工艺的金属小香薰,貌似想做出博山炉的造型,无奈差了太多。但是便宜啊。前年在景德镇倒是买了个高档掐丝珐琅香薰,女儿结婚时添箱了。对我来说,适用即好。下单买回,试着将艾草填进去点着,虽没有几十年前“小狗”的生动,端午节的艾草却不会浪费了。
这不是我买回小香薰的初衷吗?
那天回我母亲处,看到走道里家家门前的艾草,恨不能一一收入囊中。当然,想想而已。一棵艾草,春天是清明粿的食材,端午是驱邪避鬼的正义之身。过了六月六,进入炎炎夏日,化身为驱蚊的好材料,也是让日子变成生活的重要组成。
艾、爱!
六月十三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