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如何让写作变得简单些
TUhjnbcbe - 2024/3/15 18:05:00

陆游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很多人觉得写文章难,其实是个人主观原因所致。人为制造困难,下笔之时才左思右想,没有真正体会“文章本天成”的深刻内涵,最为可怕的是怀揣错误认识还一心想要写出似东坡先生笔下那般流传千古的文章来,真的不知晓“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

若想行文自然流畅,吸引读者,收获粉丝,贵在平时而非一时,贵在隐含而非暴露,贵在留缺而非求全。我总结为三个字:“悟、隐、残”。“悟”是指对生活的领悟或称之为思考。写作来源于生活,哪怕再离奇的想象,再复杂的构思都不会脱离生活。

莫言的作品虽然充满梦幻色彩,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言“真正的作家,一定来自现实生活”,只是有些东西高于生活罢了。对生活的领悟,是要用心去观察和思考的,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即使一个人看了再多的书,也不会写出自己的东西的。

苏东坡为什么能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那是他坚持在西湖边现场办公,用心“看”的结果;蒲松龄为什么能写出《聊斋志异》那样吸引古今读者的小说,那是他专门摆茶摊注重收集民间故事,用心“听”的结果,林清玄为什么能写出《阳光的味道》那样优美的散文,那是他多次深入乡村,用心“闻”的结果。没有观察连发言权都没有,更别提写了。

“隐”是指含而不露。也就是你写的东西不能总是一是一、二是二,似小葱拌豆腐,那样会让读者觉得太直白,没有想象和启迪的空间,缺乏吸引力。这就好比欣赏美女,当美女似露非露时,充满诱惑,更加迷人,而一旦一览无余,将会令人“性趣”骤减。

能够做到文意含而不露是需要一定的写作功底的。越是擅长写作的人,越是隐藏得东西多、隐藏得寓意深。举个小例子,鲁迅先生在其《野草秋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对于这样一句话,当初有的人认为是“病句”、啰嗦话,其实其中暗含“孤寂、单调的情感和对这种单调状况的无奈。”一棵树、另一棵树可比现在的“三棵树”的含金量要高出甚多。

“残”是指文不可写满,也就是写作不能追求十全十美。莫言在《檀香刑》里写道:“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曾国藩也曾说过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为:“花未全开月未圆”,他认为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就连他的书房,都取名为“求缺斋”。

写文章也是如此,村上春树在其成名作《且听风吟》中写道:“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此话不假,即使莫言这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知名作家,其作品也是众说纷纭,甚至骂莫言的声音也是非常高涨和经久不息的。所以,文章不可能写得“天衣无缝”,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有了这样的认识,写作时便可以放松心情,不再给自己设下太高的门槛,写作也就会变得简单和轻松多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让写作变得简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