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生活中能与人相处和睦。事实上,真正的社交高手,只是少数人。
不难发现,很多与人相处和睦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真正厉害的人,为人处世时,早就学会了这三个规则,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有更多好运。
1
不把事情做绝,留有余地,是一种智慧。
莫言在《檀香刑》里写道: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时时风光,事事如意。
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世事难料,什么事都会发生变化,人情世故复杂微妙,如果把事情做绝了,就等于堵了自己的后路,一旦事情发生了变化,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正因为世事无常,所以不把事情做绝,不把话说死,不将他人逼到绝境,对人对己都留点腾挪回旋的余地,才是人生最高级的智慧。
《傅雷家书》中说过一句话: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与人相处要留有余地,凡事不可做绝,这样以后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相见都不会尴尬,不会难堪。
遇情不能偏激,有理不要过头。在无关大雅的小事上,退一步海阔天空,给人退路,也给自己留余地;而把人逼到无路,受害的最终是自己。
争强好胜,使双方都下不了台,通常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对于高明的人来说,即使自己再有理,也绝不会逞一时之强,使别人没有退路。
饶人只须一条路,伤人只须一堵墙。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得饶人处且饶人。
春风得意的时候,别把事情做绝;如日中天的时候,别把退路堵死。
不把事做绝,凡事得饶人处且饶人,是给别人留有的余地,也是给自己留有的后路。
老话常说:“物极必反,水满则溢。”
当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要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掌握“留下一点余地”这个处理问题的技巧。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水满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就不会膨胀而破;与人交谈,话里留一点余地,不要把话说死,给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这样的交流富有弹性,更容易取得好的结果。
留下余地,才会有事后回旋的空间。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留一点缓冲的余地,才可以随时调整车距,进退有度。
留有余地是人生智慧,也是生活经验。雕刻人像时,鼻尖先留高一点,不像的话再慢慢削减,这是留有余地;做菜时先少放一点盐,不够再添,这是留有余地;新买的裤子,总是要长不少,以便量体裁衣,这是留有余地;开发楼盘,总要留着一些空地给绿树、花草,以净化环境,这是留有余地;修筑路面,每到一定的距离,总要留下间隔,以免路面发生膨裂,这也是留有余地。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