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四川巴中公厕建管精细化让方便之处更方
TUhjnbcbe - 2023/9/1 21:01:00

年2月9日,时代传媒注意到,日前,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宋家巷与望王路西段交叉路口附近的公共卫生间,墙面上张贴着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地面亮堂,墙壁、便池十分干净,吹干机、置物平台、衣服挂钩、无障碍洗手间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现在的公厕环境、卫生状况等各方面都越来越好了。”江北街道白云台社区居民何文华说,期待街道能够一如既往地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为附近居民群众提供便民、卫生、整洁的环境。
  据介绍,去年以来,巴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增数量、提品质、强服务,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全年共新(改)建公厕11座,城区环卫公厕达33座。全市累计新(改)建各类公共厕所余座。

位于望王路西段的公共卫生间外观干净整洁。


  中心城区基本形成“15分钟如厕圈”
  小厕所连接大民生,公厕提标改造是城市提质的重要内容。
  “去年以来,巴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着力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在去年初,制定了年度改建公厕计划,积极收集群众呼声,在主城区老城片区、县(区)各乡镇等普遍反映‘如厕难’的片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公厕,化解如厕难问题。”巴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城区基本形成‘15分钟如厕圈’。”
  很多公厕经过升级改造后,因颜值不俗而令人赞叹。在巴中经开区九寨山景区,厕所建筑依山而建,其中一座厕所内外借用碎石装饰,俨然一座山野农舍,更巧妙的是盥洗镜正对山谷,游客在洗手时一抬头就从镜中欣赏到九寨山美景,让人领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据介绍,近年来,巴中市住建和城乡建设部门在厕所的选址、设计、建设上,尽量做到与其周围环境美美共生,因地制宜打造“一厕一景”,融入周边环境,做到景、厕协调,保持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在有条件的地方设计观景平台;在用材上,主张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的石、木、竹等材料;在装修上,推行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节能、节水等设施。
  “比如,恩阳区积极融入古镇文化元素,在公厕外观上,设计了古镇文化彩绘墙,提升装修档次,打造文化意境;巴州区化成镇山水化湖景区的“廉影人生”广场厕所植入了巴中皮影、川剧等传统戏曲文化元素;光雾山旅游公厕拆除冲槽式蹲位,通过设置舒适便器,增设管理间、工具间,实现旅游厕所标准化。”上述负责人介绍。

卫生间内的便民设施一应俱全。


  全市公厕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无臭味”
  作为公共设施,公共厕所的使用体验是体现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切实落脚点。
  在南龛山飞霞阁广场旁的旅游厕所洗手台上方,一块电子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厕所通过采取“文化+智慧+文旅融合”的理念,通过智能导厕、通风除臭、安全舒适、能耗管理、数据应用等标准模块,全面提升了厕所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服务水平。厕所内的电子屏幕同步显示厕所的使用情况以及分布位置,让需要如厕的游客一目了然。
  “在推进厕所新建、改建的过程中,我们也注重强化科技赋能,对新建公厕采用节水、节电、节能设备,使用感应洗手池、感应小便池、电子除臭等,提升市民‘方便’的舒适度。”巴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科技赋能,管护常态化也必不可少。“接下来,我们会对公厕进行一次大清理,要求随时保洁。”飞霞阁广场厕所管理员胡建华介绍,作为厕所管理员,每天都要负责厕所的卫生、设备维护、客流调控等工作,其中保洁工作具体由保洁公司派驻保洁员承担。
  为进一步强化公厕管理,完善精细化服务措施,我市严格落实专人专责、一人一厕工作机制,常态化维护保养公厕设施设备,加大公厕清扫冲洗保洁频次,常态落实开换气扇、点放檀香、搁置樟脑丸、喷洒清新剂等措施,基本实现公厕无异味。

本文来源: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永龙文/图

推送出品:时代传媒新媒体运营部

责任编辑:童林

运营发布:李飞

值班总监:李伟

值班总编:苏东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巴中公厕建管精细化让方便之处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