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恐将顺价抛储,豆类期价或将见顶(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二、国家收储*策为期价运行奠定了底部区间
国家储备大豆、豆油是对豆油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调控主要目的是保障市场稳定,保持豆油市场价格平稳,保护豆农与压榨企业的利益,维护国家食品安全,为其提供保障。国家根据市场情况对储备大豆、豆油进行收储和抛储达到调控市场供求的目的,来影响豆油市场的价格,从而稳定整个行业的发展,增加豆农的种豆积极性,为国家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008年国庆长假后,国内豆油价格受金融危机恐慌心理影响,追随国际豆油价格急速下跌,在两周的时间内豆油期货价格下跌了近24%,现货价格跌幅也超过20%。价格的持续下跌更加增添了恐慌情绪,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危机进一步加深,保护豆农利益,于10月20日发布通知:为了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国家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策力度。全力组织开展农产品收购,其中大豆挂牌收购价格高达1.85元/斤,数量为150万吨。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国家先后共出台四次大豆收储*策,总收储量达到史无前例的725万吨,折合豆油为120万吨。
国家通过收储*策,稳定了豆类市场的下跌趋势,稳定市场参与各个方的信心。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决心和*策力度将改变部分经销商继续看空豆油后市的态度,有利于增加他们的采购意愿。同时,市场的回暖也有助于大豆压榨企业消化库存,减轻经营压力。随着收储计划的逐步展开,豆类市场价格开始稳中有升,这极大地增强了市场对应对危机的信心。国家通过四次收储*策也磊实了豆类市场价格的底部区间。但由于收储过程中,中间商的大笔介入,农民的利益受到很大盘剥,这严重挫伤了豆农的种豆积极性,至使我国09/10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出现大规模减少,为原本就贫弱的国产大豆产业更添打击,我国的食品安全受到较严重的挑战。
三、后续*策变化分析:国家抛出势在必行,今年期价将在抛储价附近见顶
众所周知,国家调控*策的目的是使市场健康发展,为国家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归根结底,国家在豆类方面出台的调控*策主要是围着“稳定”这一词来展开的,这里所提到的稳定主要有三方面的意思:一是维持价格趋势稳定;二是维持食品供需安全稳定;三是维持社会稳定。所以根据这点,笔者对后续国家可能出台的调控*策及对豆油价格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从最近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供需数据来看,08/0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21876万吨,需求22540万吨,大豆供应紧张是支撑全球豆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美豆及南美大豆进口成本由前期的低于国产大豆价格,到现如今远高于国产大豆价格,目前进口成本已到达4100以上。国产大豆方面,农民手中所存余豆非常少,未来4个月内若不考虑国储豆库存的话,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只能压榨高成本的进口大豆,这或将促使进口大豆成本再次走高,受此影响国内豆类价格一路走高。我国大豆压榨产业的下游养殖业目前正面处于历史低迷时期,猪肉价格处于历史低点,这将对未来我国肉类的供应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高成本的豆粕是引发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大豆价格高企将影响我国豆类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因此国家为维持稳定,出售储备大豆是非常可行的选择,国家抛储后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将会受到限制,上涨动力趋弱,因此若不发生大的突变,抛储价附近将是今年豆类市场价格的顶部区域,豆油主力合约期价将在原底部区间与抛储价折算豆油成本附近做区间震荡整体态势,等待新的主导因素出现,选择突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