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她才是孙中山原配,却因宋庆龄被迫离婚,携 [复制链接]

1#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先驱、民族英雄,是勇于站出来唤醒同胞的猛士,矢志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他的一生始终在战斗,是一个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斗士。虽然孙中山先生当过短暂的大总统,但他并没有享受过多少荣华富贵,反而四处“讨债”为革命贡献力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女性在默默的付出,我们都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是宋庆龄女士,这一对革命伉俪一起为我国的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孙中山的原配却是一位叫卢慕贞的乡村妇女,她为了成全孙中山和宋庆龄,主动配合愿意离婚,此后带着三个孩子漂泊大江南北,在澳门定居直到82岁逝世。爱是支持卢慕贞生于年的广东香山县,和孙中山不是一个村的,直到18岁之前,她都不会和孙中山有交集。卢慕贞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书香门第,长辈曾经去海外经商,到过檀香山,这里也是孙中山的哥哥孙眉经商的地方,或许这就是缘分的安排。卢慕贞从小聪明乖巧,勤快孝顺,精于女工,按照封建时代的标准来说,她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媳妇,可以勤俭持家,可以生儿育女,可以吃下生活的苦,可命运给她安排的丈夫,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日后要改变世界的男人。当时孙中山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调皮,年他弄坏了村里的神像,父母怕受到村民的指责,就把孙中山送到了檀香山孙眉那里,希望兄长代为管教,可孙中山的思想实在太过活跃,连孙眉也无法完全压制,于是孙眉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准备给孙中山说一门婚事,希望他结婚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有责任有担当。机缘巧合之下,卢慕贞就被安排成了孙中山的妻子。两家门当户对,彼此的家长都很满意,卢慕贞听从父母的安排没有意见,孙中山接受西方的教育向往自由恋爱,再加上长的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经常接触外界的进步思想和进步青年,对于出身农村,长在农村的普通女孩卢慕贞并不喜欢,但他也不敢违背父母和兄长的意思。年,19岁的孙中山和18岁的卢慕贞正式结为夫妻,孙家有孙眉的经商家底,婚礼办的风风光光。婚后三个月孙中山就外出学医去了,卢慕贞虽然不懂孙中山的志向,但作为一个妻子,他支持丈夫的决定。爱是陪伴卢慕贞从小接受封建礼教的教育,婚后恪守妇道,孙中山常年在外,两人聚少离多,但卢慕贞从来没有抱怨过,每次孙中山回来,她都会准备一套亲手缝制的衣服。婚后的第三年,孙中山的父亲去世,从病重到撒手人寰,卢慕贞一直在病榻前伺候着,尽到了一个儿媳妇的义务和责任,这让孙中山十分的感动,也十分的惭愧,他对卢慕贞没有爱,只有尊敬,始终相敬如宾。卢慕贞身为一个封建传统女性,自然也不会说爱,只会把爱表达在行动上。孙中山从学医到革命,卢慕贞始终陪伴在左右,她虽然听不明白,也看不明白,但他知道孙中山在做一件改变这个国家的大事,她选择了默默无闻的陪伴,尤其是革命进入最艰难的时候,她跟着担惊受怕,还要承受失败的风险,但她从来没有给孙中山诉过苦,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忍受着。年辛亥革命成功,苦尽甘来的卢慕贞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第一夫人,享受万人敬仰,但她并不习惯这种生活。年员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开始了新一轮的漂泊,卢慕贞一直跟在他的左右,这年的4月1日,孙中山衣锦还乡,卢慕贞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8月18日又跟随孙中山去北平,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年2月孙中山去日本考察铁路,卢慕贞也一同去往。革命成功后的这两年,对于卢慕贞来说一切就像做梦一样,接触的都是达官贵人,出入的都是高档场所,穿的华服端着酒杯,一切都让她感觉陌生又紧张,而孙中山也早已感觉到了不合适。爱是成全年,孙中山流亡日本,宋庆龄也终于和仰慕已久的孙中山相见,接受过高等教育,见过世面,有着很好的家世背景的宋庆龄成为了孙中山的最佳助手,两个人彼此仰慕,但碍于卢慕贞的存在,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孙中山虽然二次革命失败,但他仍然是*魁,不能做出错误的示范,于是他就主动和卢慕贞协商。对于卢慕贞来说,她宁愿陪伴的是革命之前的孙中山,替他解决所有的家庭后顾之忧,但革命成功以后,她就需要从幕后转向前台,应对那些扑面而来的问题,这些都让她无力应对。那些别人无比羡慕的荣誉尊荣,对她来说都像是精神上的累赘,她也支持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一起,对于一个旧时代的女性来说,丈夫纳妾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身为革命*魁的孙中山来说,是万万不能纳妾的,革命就是为了粉碎旧社会,他又怎么能带头犯错呢,所以只能是离婚。但她是孙中山明媒正娶的妻子,如果没有任何的理由就被离婚的话,她的心里也不好受,最终在孙中山的劝说下,卢慕贞也选择了放手,成全了宋庆龄。年,孙中山和卢慕贞在日本正式离婚,离婚后两人的交流并没有断,卢慕贞为孙中山养育了三个孩子,她也交代宋庆龄要好好照顾孙中山。卢慕贞此后携带孩子一直居住在澳门,直到年逝世,在抗战期间她还主动资助过抗战士兵,替他们送药送物资。卢慕贞和孙中山将近三十年的婚姻,却只是单方面的爱和付出,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从支持到陪伴再到放手成全,始终展现着旧时代传统女性的优良美德,但这种美德却桎梏着她,她的一生支持丈夫,生儿育女,对革命做出了贡献,却没有享受到胜利的荣耀,但革命的丰碑上始终有她的名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