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的妃子是怎么上厕所的有人与猪同厕,有 [复制链接]

1#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定律,不管你是贫民百姓,还是贵族达官,都免不了如厕。

不过在古代,厕所的造型、规格以及档次都有所不同,由于阶级不同,所享受的如厕待遇也不同,这点在民间区别不大,但是在古代皇宫里却尤为明显,比如后宫的那些妃子们。

有人如厕极尽奢华,有人则与猪同厕,一不小心还会掉进猪圈,小命不保!

1、古代妃子的如厕方式

最早的厕所诞生在年前西安半坡村,那时候从厕所就是简单的在地上挖个坑,虽然是简单的土坑,但是厕所和马桶的雏形也就此出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厕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并取名为“井溷”。“井溷”就是在猪圈上搭建一个台子,人们蹲在这个台子上上厕所,底下就是猪圈,制造出来的粪便直接落入猪圈。

当时各国的妃子大部分都是这样如厕的,“井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不小心掉入猪圈,很有可能小命不保,在春秋时期,因为如厕所出现的事故也不在少数。

到了秦朝时期,由于人们开始追求儒雅之风,对于“井溷”这种极为不雅的如厕方式,也立马将其淘汰,并发明的新的如厕方式。

也就是建立一个独自的厕所,不再建造在猪圈里,在厕所里摆上一个大缸,人们住在缸上方便。

这种如厕方式比“井溷”要高雅了许多,在秦朝时期,很多皇宫妃子都是这样上厕所的,不过在民间,还是有不少平民百姓继续选择用“井溷”进行如厕。

2、不同的朝代,厕所造型皆不相同

到了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蹲厕方式,也就是在厕所挖一个洞,两侧建有扶手,妃子们蹲在洞口,抓住两侧扶手进行如厕。

不过蹲厕太累了,妃子们体态纤细,体力不好,蹲上几分钟就满身大汗,气喘吁吁。

于是到了宋朝,人们发明了便盆,妃子们便在屋内如厕,就在宽大的椅子上掏个洞,将便盆放在底下,妃子们坐在椅子上如厕,方便完后由仆人将便盆取走,进行冲洗。

到了明朝时期,人们在宋朝原有的基础上,将便盆改为方便打扫的推车,并在周围砌上高墙,妃子们在围墙里如厕完,仆人立即将推车推走,进行清理。

于是明朝皇宫内,经常能够看到太监们推着便车到处走动。这也导致皇宫内臭气熏天,严重污染了环境。

元朝时期,人们对如厕不是很讲究,包括皇宫里的人,所以变化不大,皇宫里基本沿用了蒙古人的如厕习惯。

到了清朝时期,妃子们都住在紫禁城,众所周知,清朝时期,对于后宫的等级划分是极为讲究了,不管是嫔妃还是贵妃,答应还是贵人,都有着十分明确却严格的身份等级划分。

而清朝皇宫里的厕所,则被称呼为“官房”。一般都修建的非常豪华,不同等级的妃子,所享受的官方档次也各不相同。

上档次的官房要选用上好的檀香木打造,不允许有臭味流出,妃子们在如厕时,不仅没有臭味,而且还有股淡淡的木质香味。

在檀木上还要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图案,有的妃子生肖属龙,则会在其专属的官方里,雕刻上龙纹图案。

不过在清朝后宫里,挑选出最为奢华的官房,那必然是慈禧太后的官房。

3、慈禧官房极尽奢华,价值不菲

说到慈禧太后,大家都知道她极其奢靡,是史上出了名的腐败人物。

慈禧的官房虽然看上去与其他妃子差别不大,但是内部打造价值不菲,用的都是极其奢华的材料。

比如慈禧的马桶,采用的是最高等级的檀香木,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壁虎。

这壁虎的雕刻难度很大,主要是慈禧的要求非常高。慈禧要求雕刻师傅将其雕刻的活灵活现,并且包含寓意。

其壁虎的作像寓意是捕捉猎物,四条爪子就如同四个支柱,将官房牢牢抓住,如同一个支撑点。

壁虎的肚子鼓鼓的,就像是官房的盆屉,尾巴卷起如同一个“八字”,在清朝,8是一个吉利数字。

慈禧每天的作息非常规律,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抽几口烟斗,然后开始梳妆打扮,接着开始用膳。

吃完早饭后,慈禧一般在两个小时后就要如厕,这个时候她会来到官房。

为了不让慈禧看到粪便和闻到臭味,太监们会在壁虎马桶里点上干松香木细末,用来增香。

当粪便坠下时,会被香木包裹住,闻不到任何臭味。

同时,慈禧在如厕时,周边会有一群仆人,有人负责拿厕纸,有人负责替慈禧用厕纸擦拭,有人负责端洗手盆,也有人负责宽衣解带。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上个厕所为什么要宽衣解带?

这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喜欢穿金戴银,身上繁重且金贵的首饰品,装饰品太多,并且衣服都是绫罗绸缎,为了避免粘上污秽的粪便,慈禧在如厕前都要先将身上的衣物脱去。

此外,慈禧在如厕时所用的手纸,都是由精细的棉纸裁剪而成的,在用来擦拭之前,宫女需要含口水,轻轻的喷在棉纸上,并且要喷的均匀。

这样擦拭的时候,不会损失到慈禧的皮肤。

与此同时,慈禧的官房里还会配上一箱红枣,万一在如厕时出现臭味,宫女要立即将红枣塞进慈禧的鼻子里,这样可以及时避免闻到臭味。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慈禧的如厕方式实在是奢华和繁琐,即使在现代,不少人上厕所都图个便捷,什么茅房土坑都还是存在的,人们也没那么讲究。

而在古代,由于人们有等级划分,所以如厕的档次也各不相同,这样繁琐的如厕方式,虽然奢华,但却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上个厕所不就图个方便吗?所以这些古代的如厕方式被淘汰也就很正常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