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炉烟袅孤碧香炉 [复制链接]

1#
头部白癜风怎么办 http://pf.39.net/bdfyy/dbfzl/140810/4445283.html

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宋代生活中的“四艺”,因此名媛香闺中,多摆放有精致香炉,抚琴、品茗、读书时一缕青烟在伴,袅绕闲情。

香炉是是用于燃烧香料的容器,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

形状上常见为方形或圆形,方形的香炉一般有四足;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放置。

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它穿越时光隧道,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炉最早见于周朝,《周礼·天官》中有记载:

“炉之名始见于周礼冢宰之属,宫人寝室中共炉炭。”

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炉并不是用来烧香的,炉中放炭,在室中用于取暖。到了春秋时期,楚国境内因环境多潮湿,所以在室内烧起熏香,可以用来防霉杀菌,到了这个时候,香炉的使用雏形已经出现。

早期的熏炉算是一种生活用具,铜炉则更多的用来取暖和烧烤食物,以出香为目的的熏炉到了汉代才出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并迅速发展成一种主流文化,于是香炉的作用开始发生倾斜,直到盛唐时期,佛门大兴,焚香供佛以及祭祖一类的活动开始取代各个阶层的精神生活,继而随着宋代各个宗教的进一步发展,才最终使香炉从生活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活动。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

“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宋朝时,香炉在大宋帝王的内庭,而一些小型香炉则成为文人把玩之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后世所仿制。

元代香炉不脱宋代风尚,数量与品种繁多,以中小型香炉为主。而明代瓷炉大多数香炉以青花瓷为主。

不同的香炉在使用的时候是有讲究的,大雄宝殿正中多放置石质香炉,供香客烧香用,大殿内部的供桌上面多放置铜或瓷质的香炉,炉内一般烧檀香。另外在佛寺里还有小型的木质莲花香炉,香炉内只燃起一支香,在举行佛事时一般由主事的和尚捧在手中,叫做手炉。

卧香炉则较适合在家信徒家中佛堂用,也有铜、瓷两种,把线香下面的一段竹枝截断,平放在卧香炉里燃烧,使灰炉不致飞扬而弄脏供桌。

香炉在华人社会历史久远,本来只供焚香用,但现在它承载的都是沉甸甸的文化,如今被爱好古物的人收藏,成为人们玩赏的古董和艺术品,为人喜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