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御玺三方见证两朝兴衰更迭
历史重器,聚首拍场
总估价共2.3至3.1亿港币
香港苏富比将于本季拍卖会隆重呈献重要明清御玺三方,包括明洪熙永乐仁孝文皇后青玉龙钮谥宝(估价:25,,-30,,港币)、清康熙帝御宝檀香木异兽钮「敬天勤民」方玺(估价:80,,-,,港币)及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纪恩堂」玺(估价:,,-,,港币)。「玺」为皇帝印章之专属名称,最能代表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传世玉玺,寥若星辰。永乐文皇后玉玺乃唯一传世之明代宫廷谥宝,为绝世珍稀;康熙御宝,尺寸硕大、雕刻有劲,纵观康熙宝玺,无出其右;乾隆宝玺,宣扬皇位正统,为拍卖史上最高估价之宝玺。历史重器,聚首拍场,问鼎蘇富比拍卖历史巅峰。
苏富比亚洲区主席、中国艺术品部国际主管及主席仇国仕
“御宝三方,首聚于斯,跨越两朝,见证历史关键时刻。朱明辉煌,也须面对换代改朝,盛清升平,亦终难逃皇朝覆亡。明清遗珍如斯,自身亦注定随着朝代更替,兴衰与共。”
香港私人珍藏明清御玺三方
硕果仅存的明代御制玉玺
明洪熙 永乐仁孝文皇后青玉龙钮谥宝
印文:……天齐圣文皇后宝
10x7.2x高10.2公分
估价:25,,-30,,港币
本以为明代御玺全已佚失灭毁,无一复存,却有此方幸遗后世。乾隆于御制文《书明列代玉册事》写道:
若其玉宝,则固囫囵之物,磨去其字,仍然一宝,改制它器,随意可成……而明末经流贼之变,蹂躏兵燹,迁其重器,宝失而册存,其理固然。
玉玺受谥人为永乐帝的皇后,徐氏乃开国大臣徐达长女、一代贤后。她体恤臣民,敢言劝谏,奠基永乐盛世有功,以身作则,祭祀诚敬,为后宫立下高尚的道德典范。此玺龙钮呈蹲坐之式,傲展十五世纪初明廷皇风。公元年6月3日,李自成称帝,明朝正式覆亡,这方永乐大帝仁孝文皇后谥宝同遭掷损,火烧留痕,现已是硕果仅存。孤玺一方,劫后残余,独掌可握,却道尽朱明盛衰,其价值不言而喻。
尺寸最硕之康熙重玺
清康熙 康熙帝御宝檀香木异兽钮方玺
印文:敬天勤民
10.2x10.2x高11公分
估价:80,,-,,港币
此玺尺寸硕大、雕刻有劲,纵观康熙宝玺,无出其右。康熙皇帝权倾天下,臣民逾亿,在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冠绝全球。
印文曰「敬天勤民」。虽只四字,道出自古以来中国帝制君权神授、以民为本的*治哲学,言简意深。康熙皇帝以此为则,励精图治,代天御民,寰宇一统,奠基三代盛世升平。此方宝玺所蕴历史、文化、艺术意义均极其重要,诚天命君权之典。
乾隆重宝继祖承恩
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
印文:纪恩堂
10.4x10.4x高7.8公分
估价:,,-,,港币
乾隆皇帝的这一方白玉玺,记载了他与圣祖康熙帝的祖孙情谊。乾隆帝年幼时,在纪恩堂首觐康熙,蒙受天恩,邀住宫中,亲自教诲,且许诺严遵祖训,勤民亲贤。此玺原贮纪恩堂中,印体环刻乾隆御制〈纪恩堂记〉,既念亲情,并扬皇位正统,为父皇雍正夺嫡登基之事辟谣,暗示康熙喜爱皇孙,早属意弘历承继大业,是以传位四子胤禛。
清末,纪恩堂被毁,此玺虽受火伤,幸存至今,续颂祖孙亲恩,并载国朝命运,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