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癫疯游泳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3/5927675.html-读者来稿-
原创作者:江初昕
图片摄影:行车山中寻茗品
提到月光,不能不提中秋节的月光。一年当中,要数中秋节的月光最大最亮。在家乡,中秋节夜晚有舞稻草龙的习俗。
稻草龙一般是在白天就动手制作,“龙要头,狗要尾。”稻草龙龙头的制作关系到整条稻草龙的形象和威风,因此马虎不得。稻草龙的龙头相对复杂点,材料是竹子和木棍。先用竹片做骨架,中间绑牢在木棍上。龙头有上颚和下颚,骨架搭好以后,再用牛皮纸裱糊好,红纸为龙舌、彩纸为龙须、顶上左右两个手电筒是龙眼,特别是那对薄篾片做成的触角,颤颤巍巍抖动起来,不乏多了几分灵动。龙身同样是用稻草做的。先将稻草搓成四五公分粗的草绳,长度在七八十米,这就是草龙的筋骨,又在草绳上绑扎上稻草,龙身就有小腿那么粗了。整条稻草龙编好之后,大人们会重新在检查几遍,把龙身上毛糙不工整的地方修整好,稻草龙的身上按一定的间距插上一根木棍,倚靠在墙根边,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就呈现在眼前。
吃过晚饭,月亮终于爬上山梁,轻柔透亮的月光,丝绸一般,从天空中飘落下来,铺幔在地面上,顷刻间整个山村被照得银光通透。“哐哐”几声铜锣响,大人小孩都朝晒谷场上奔去,大家把地上多余的稻草集拢起来,点着火。晒谷场上的老老小小全部忙开了,将整捆香火拆散点着。长者们点燃香烛,朝西面祭拜一番,然后就开始在稻草龙背上密密实实插满香火。插完香火的稻草龙背上一片红火,蔚为壮观,顿时,烟气缭绕,接下来就开始舞草龙了。
舞草龙要火球在前面引导。火球用柚子或南瓜插满香火,俨然就像一个火球一般。这时,龙头上的两只电筒也打开了,象征着两只眼睛,目光炯炯,光射斗牛。龙项挂红灯笼一盏,以作龙珠之象。龙身遍插香火,如金鳞片片,熠熠生辉,仿若银河跌落人间。一阵锣鼓喧天,接着又是鞭炮齐鸣,舞稻草龙正式开始了。稻草龙舞得好,还要龙头带。舞龙头的人除了要有一身力气外,还得有一定的威望。龙头要舞得开,整条稻草龙就有了生气。上可腾云驾雾,下亦可蛟龙戏水,上跃下跳,左突右围,各种动作相互连贯,一气呵成。动作刚劲利落,柔中有刚,刚中带柔,行云流水。
村里男女老少,跟随在稻草龙后面玩闹,所到之处鞭炮烟花齐燃,一路火树银花,锣鼓喧天,万人空巷,围观如堵,热闹非凡。舞龙的队伍沿村里各条巷道绕了一圈,到了村头的茶园里绕了个弯,往村庄水口奔去,之后,又回到晒谷场上,其他人赶紧换香火,不一会儿,草龙重焕光芒,又重新舞动了起来。几圈下来,人已经精疲力尽了,但欢乐喜庆的氛围依然不减,鞭炮不绝,锣鼓不息。未了,来到村庄水口边,齐声将稻草龙抛向河里,所谓蛟龙入水,正得其所,也感谢上天今年年成不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家一番祭拜以后,众人踩着细碎的鞭炮屑各自回家。这时,皎洁的月光爬上了中天,山村沉浸在乳白色的月色中……
在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