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既是义和团首领,又是猫腔演员孙丙这双重身份将莫言记忆中的两种声音巧妙地融合到一起,是的猫腔这个剧种在作品中有了充分的体现。也将猫腔的声音和火车的声音在德国占领者强行修筑胶济铁路的事件中产生直接的关联性。孙丙的个人历史和精神品格也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空间,把历史的传奇英雄表现的丰富生动起来,具有了个人生活的多个侧面变得血肉丰满,性格鲜明。
孙丙的猫腔艺人这一形象不仅是作品有了聚焦的中心,还使得《檀香刑》具有了相当浓郁的戏剧化特征,使得语言生动形象,趣味横生,形成生活与戏剧的同构。
莫言在逐渐意识到文学的民间传统之永久的价值,加上他对自己的少年时期,听说唱艺人在集镇上说书等用耳朵阅读的经历,是他越来越看重小说的可讲述性,力求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写能讲能唱的文学是他从面向世界性的现代文学传统到回归和重建民间的口头文学传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以便于创新,从创作的困惑中走出。而且声音能够给读者带来更生动的读书感受,让大众更容易接受。
作品中人物的声音即他们的自我表述用语言来渲染色彩浓郁冲突激烈的画面会增加作品的形象感,会引发读者的画面联想。画面的营造有着相对的局限性,像莫言前期的作品中《透明的红萝卜》中沉默寡言,缺少直接的人物声音。莫言在一次与另一位作家合作舞台剧剧本时领悟到让人物的声音取代叙述者的声音,自己站在前台现身说法,具有给为直接和深刻的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