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信,这5点是成功关键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资深医生 http://pf.39.net/bdfyy/tslf/171218/5941815.html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话:“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要有优良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也很重要,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也会慢慢变的独立。孩子早晚会离开父母,那么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信,必须从小做起,长大后才能见成效。1、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相信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平时都会被父母宠着惯着,吃鱼时,妈妈担心,怕鱼刺卡喉咙里;穿衣时,一边指指点点怕穿的少……在某小区,有位上初一的孩子,上学的地方离家很近,每次上学走路也就几分钟时间,但因为这路中间有个路口,家里人不放心,于是每天上下学都要家长去接送。已经十几岁的孩子,但在妈妈眼里还是宝贝。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妈妈,对孩子没有信任感,只要孩子跑出自己的视野范围,就特别担心、焦虑。把照顾孩子当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儿,不相信孩子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不知道吃饭吃饱,不懂得天冷了加衣服,不知道走路看路……习惯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孩子已有的想法。最终什么事情都包事包办,根本不顾及孩子的思考,给孩子现成解决方案,结果孩子养成了越来越依赖父母的心理,失去自己判断的能力。这样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最终导致孩子不相信自己的选择,事事由父母帮助做选择,渐渐就没有了自己的想法。直到最后都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甚至怀疑人生。这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负责,最终让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2、相信孩子有能力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完成自己的事情,先要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主动性,他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爱说:“我自己来”“我能行”“我要自己吃饭”“我愿意这样做”而没有自信的孩子,他们往往会惧怕,他们总是说:“我不敢”“我不行”“我不会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动手能力。有耐心的妈妈通常会让孩子去试试,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妈妈只要扮演好鼓励和引导的角色,做不好没关系,当他们做成一件事情又一件事情,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这种被妈妈信任的感觉,不仅会让孩子鼓起勇气做更多喜欢的事情,也在无形中慢慢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当孩子们开始模仿大人,做家务,帮妈妈收拾房间时,千万别告诉孩子:“宝贝,你还小,做不了,别再添乱了!”这样就无法让孩子尝试着做这些事情,根本不相信他们能做,低估孩子自身的潜力,抑止孩子真正的成长。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走上社会后,会觉得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就会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多给孩子机会,多给时间,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孩子未来才能真正独立,真正成功。3、让孩子有自信心作为妈妈,让孩子相信自己不会差,是多么重要。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出生了一个混血男孩子,他的父亲是肯尼亚人,妈妈是一个中产家庭。因为肤色的问题,几乎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交流。每次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是,他的双腿就会不停颤抖,吞吞吐吐说出不一句话来。于是老师就把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的妈妈,说:“这个孩子连自己都不相信,将来不会有出息了。”但男孩子的妈妈不认同老师的观点,于是就为男孩子找了一份差事,课余时间在街区里挨家挨户订报纸。在母亲鼓励下,男孩子敲开了邻居家的门,鼓起勇气和邻居们大声说话,很多邻居成了他的客户。这是男孩子有生以来挣的“第一桶金”,正是这桶金饱含着深深的母爱,让男孩子从此不再结巴了,他妈妈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份自信。就是童年这份宝贵的自信,让他成为了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他就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只要你学习好,家里的事情不能你干。”最终,只是把孩子培养成了学习机器。从小就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能有能力、有自信去面对。只有让孩子去经历,不断经历,让自信溶入到生命中去,才会让自己变的更有力量和强大。让孩子有自信心,他才能相信未来会更好。Deep深哥

望君施恩,赞之赏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