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书杂记一 [复制链接]

1#

No.1排球

去年开了学实在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写推送,今天想了想才发现已经一个季度要过去了,现在我就随便写一点,记录一下。

本来大一下学期选课选的是乒乓球,上成了太极,结果大二又让选课,不凑巧网太卡,登上教务系统就只有游泳和排球了,和好姐妹纠结了一会便选了排球。

平常上课的时候我也不太会,就跟着老师一起学,老师经常说我的动作奇怪(哈哈哈),离考试还有两周的时候,老师出差去了,也没告诉我们考啥,我和姐妹看着其他班的考的颠球和发球,我们就去练习颠球,每周日下午都去,练了好久,当我终于能颠到30个的时候,老师回来了,说要考对颠(惨兮兮),我和姐妹从来没有练习过对颠呐!老师说延迟一周再考试,我们又从零开始,拿着破破的排球在操场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幸运的是我们配合还比较默契(感谢我的好姐妹),颠了十五个。

一月五号考完试,六号上午睡了个大懒觉,下午和舍友们一起去K歌,简简单单收拾了一下宿舍和行李,七号早晨便回家了。

NO.2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回家之后立马打开我的kindle研究了一会,给它买了个保护壳,开始了我的寒假生活。

卖保护壳的店家送了我许多图书资源,我找到了我以前一直想看的一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是我用它读的第一本书,我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一度想学心理学,无奈双学位里也没有它。这本书的作者是高铭,他其实是一个影视策划,年出于好奇开始接触精神病人,做录音,做记录,经过整理他写出了这本是,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个他和精神病人的记录。

很喜欢其中的一篇《角度问题》,一个人她将家里布置成小孩子的房间,孩子很纯洁,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在超市见到一个小男孩惊恐地看着牛肉干,她问他是不是馋了?孩子说:“牛很勇敢。”她问:“你怎么知道牛很勇敢?”他指着货架上的大包装牛肉干说:“你看啊,那个牛举着自己的肉告诉大家这个好吃。”确实很好笑,但事实就是这样,当我们习惯了,就习惯了,但是孩子不这么看,他们会发现问题,他们会觉得不正常,他们会质疑这些,它们会有新的想法,但是我们不是,只是因为:“习惯了。”

很喜欢《禁果》里的一段话:给自己尝禁果的机会,哪怕一年就一次,不是为了任何理由,就是想尝,跟别人无关……我依旧在城市、在人群生活,我偶尔纯粹一下。

还有一个定律很真实:红桃皇后定律。精神病人是这么解释的:你要拼命奔跑,并且保持在原地。这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存活!所有生物都是这样,拼命进化,保证自己在生物圈的地。这是精神病人对于人类进化的看法,其实也是现在生活的一种定律。

在末尾有一篇叫《萨满》,这个词我第一次看到是在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时看到的,萨满就像巫师一样,在有什么突发事件或者使人生病时跳大神,相当于一种迷信。第二次看到是在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婆婆虐待媳妇,媳妇快不行了,婆婆又不想让媳妇死,便请人来跳大神,最终还是走了。两本书对于萨满的评价完全相反,可能迟子建是出于对故乡原始生活的敬畏,萧红是处在五四时期的反封建迷信的立场当中吧。在这篇《萨满》中看到的萨满他是一个有着正常职业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又充当着神圣的萨满职责的一个人物,他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穿上萨满的盛装帮别人和神沟通,萨满教有人信,有人不信,他不强求别人信教,也从不给别人宣传,只是当有人找到他时,他才会完成自己的使命。

No.3《檀香刑》

读这本书的初衷是由于现代文学史老师在讲课时曾经提到过,关于中国古代刑法的描写十分生动。

其实这本书主要是通过讲刽子手赵甲和他的亲家孙丙起义的故事,将孙眉娘和钱丁、赵小甲的故事贯穿整个事件。

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叙述结构,从每个人物的角度都说一篇,仿佛每个人都是主人公,有这样的方法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表现的非常鲜明。

书中常提到的凌迟和檀香刑这样的刑罚是很残忍的刑罚。凌迟就是用小的刀,将犯人的肉一片一片的旋下来切的刀数越多,说明刽子手的技艺越精湛。檀香刑是将檀香木削成宝剑的形状,放入香油里蒸煮,一边煮一边加入面团和生牛肉,让檀香木沾染上谷物和肉食的气息,煮几天让檀香木变成坚韧而柔软的材质,这样刑具就做好了。让犯人趴在凳子上,用大木槌将檀香木一点一点打进犯人的谷道,最后从犯人的喉咙里出来。

孙丙被实施了檀香刑之后,人们都很为他痛惜,孙丙曾经唱猫腔的弟子来为他送行,乡里们都为这样的场面感动,场面混乱,钱丁看不下去赵甲小人得志的场面,更看不下去孙丙痛苦的模样,刺杀了赵甲,也杀死了孙丙。

最后德国的士兵杀死了现场唱猫腔的人民,血流成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