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图片来自网络)
▼今日美文︱《故乡过年》
故乡过年
(节选)
作者:莫言
我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跨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好像春节是一个遥远的、很难到达的目的地。对于我们这种焦急的心态,大人们总是发出深沉的感叹,好像他们不但不喜欢过年,而且还惧怕过年。他们的态度,令当时的孩子感到失望和困惑,当然,现在我完全能够理解了。我想,长辈们之所以对过年感慨良多,一是因为过年意味着一笔巨大的开支,而拮据的生活预算里,往往还没有备足这笔钱,二是飞速流逝的时间对他们构成的巨大压力。小孩子可以兴奋地喊:“过了年,我又长大了一岁!”老人则无可奈何地叹息:“唉,又老了一岁。”过年意味着小孩子正在向自己生命过程中的辉煌时期进步,而对于大人,则意味着自己正向衰朽的残年滑落。
过了辞灶日,春节就迫在眉睫了。在孩子的感觉里,这段时间还是很漫长。终于熬到了年除夕,这天下午,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而这上坟,其实就是去邀请祖先回家过年。上坟回来,家里的堂屋墙上,已经挂起了家堂轴子,轴子上画着一些冠冕堂皇的古人。轴子前摆着香炉和蜡烛,还有几样供品。无非是几颗糖果,几块饼干。不可缺少的是要供上一把斧头,取其谐音“福”字。
那时候,不但没有电视,连电都没有,吃过晚饭就睡觉。睡到三星正晌时,被母亲悄悄地叫起来。起来穿上新衣,感觉到特别神秘,特别寒冷,牙齿得得地颤抖。院子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仿佛有许多的高头大马在黑暗中咀嚼谷草。如此黑暗的夜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的夜不如过去黑了——这是真正地开始过年了。
这时候绝对不许高声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因为过年的这一刻,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运道。做年夜饭不能拉风箱——“呱嗒呱嗒”的风箱声会破坏神秘感——因此要烧最好的草,棉花柴或者豆秸。我母亲说,年夜里烧花柴,出刀才。烧豆秸,出秀才。秀才嘛,就是知识分子,有学问的人,但“刀才”是什么,母亲也解说不清。
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有一些孝顺儿媳白天包饺子时就在饺子皮上做了记号,夜里盛饺子时,就给公公婆婆的碗里盛上带钱的,借以博得老人家的欢喜。有一年,我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一口气吃了三碗,钱没吃到,结果把胃撑坏了,差点儿要了小命。
现在,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欢乐的年。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寻根。这个时候,无论多远的游子都会怀念自己童年的年。因为那是期盼,那是团圆。虽然时代在变,可是合家团圆的期盼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作家莫言的《故乡过年》正是对自己童年时过年的回忆和记述。
莫言,本名管谟业,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当代作家。
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年,因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小说《红高粱》引起文坛轰动。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年,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年,出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之后又先后出版小说《酒国》《丰乳肥臀》《红树林》《檀香刑》等。年,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年,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本期诵读嘉宾
王然FM93徐州新闻广播《93早新闻》主持人
编辑:周围
《93美文雅颂》由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联合打造
徐州新闻综合广播荣誉出品
《美文雅颂》广播版播出时间:徐州新闻综合广播每周六、周日7:55、10:00、12:30、15:00、17:30、19:30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