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帝的火柴影子赏析再思与导读 [复制链接]

1#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新一期的书

《上帝的火柴①》

更新时间为每周二/周五

欢迎你们每周继续相约”遇见rainbow”

◆◆◆

你可以听可以读也可以边听边读

影子

[赏析、再思与导读]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说那是因为他会讲故事。

但不少学者和作家认为他不怎么会讲故事,因为他讲起故事来过于倚重民间立场,缺少厚重精神资源,而且他叙述故事时的想象力缺乏恢宏深度和有内在秩序感的分寸。

不管怎么说,他的才能还是有争议的。有人甚至说他获奖不在于他的作品本身,而是许许多多别的因素。

相比之下,安徒生在讲故事的才能和正确发挥想象力方面,做得极其高明和优美,如今算是毫无争议地征服了全世界读者。

而《影子》在这方面堪为最杰出代表。

/

什么叫大师手笔?

这就叫大师手笔!

在这位艺术大师所有的童话中,这篇小说般的童话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超凡魅力。

安徒生的才华直冲云霄且力透纸背。

鲁迅说: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

这篇写于年的童话正体现了这位北欧艺术大家“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体现了他汪洋恣肆的创造活力和神奇瑰丽的想象力。

难怪帕乌斯托夫斯基要通过写《夜行的驿车》这篇奇文来向安徒生的想象力致敬!而《夜行的驿车》中讲的故事也绝非空穴来风,安徒生确实有过类似的展示他神奇想象力的旅途故事。

是不是旅行特别有助于培养这种活跃的想象力?

就像有人在开动的火车上就特别有创作灵感一样。

安徒生说“旅行就是生活”,这篇童话是这位大作家于年夏天旅居在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时写成的。那里阳光极其灿烂明亮。在如此明亮奇特的阳光下,他盯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形影相吊的他,忽发奇想,就写出了这篇奇特文字。

/

这篇奇文也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小时候,我就很怕把自己的影子给弄丢了。这是因为我听到一个诡异的故事——

一个人在月下走路。

他的影子拖得很长。

这影子拖得太长太长了。

结果,他走到一间老房子的屋檐下时,回头一看,影子窜到屋檐上去了。

影子离开他,跑了!

他不敢回头,赶紧往家跑!快到家时,他忍不住再回头:哇,他发现一个瘦瘦长长的、长着像锅铲子那样长的脸的影子跟过来了。

他丢的影子变成妖精了!

给我讲这个故事的人,肯定没看过安徒生这篇奇特童话。但他讲的故事跟安徒生的童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带来强烈心理震撼。

一直到现在,我走夜路都不太敢盯着屋檐看。

不过,回头仔细对比,不得不佩服安徒生写得更妙,通篇没有任何唬人技巧和恐怖描写,但合上书本就感到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凉意,以种说不出来的残酷感浸润全身。

但这又绝不会吓到孩子们,因为整个故事被编织在一种非常巧妙而又幽默风趣的氛围中。

这种各方面都如此妥切、巧妙安排的艺术能力,非大师而不能为也!所以,这篇内涵丰富,涉及范围广泛的作品也就格外老少咸宜、赏心悦目。

/

好,还是回到其基本主旨上来,我们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影子的主人,即那位学者日渐没落,而影子却日渐发达,什么原因呢?

原因就在于学者呕心沥血鼓吹真、善、美,但这个世界并不买账,没人对这些感兴趣,而影子则深知人性深处和世界背后那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他把这些秘密有选择地告诉相关之人,这就成了他赖以发家的资本。这些人很快就上钩了。连这个世界的不少专家学者们也不能免俗,他们好多人满嘴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男盗女娼。随便拿出点秘密来,就可以把全世界大多数人搞定。

这位离开主人的影子本来完全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而且他已经颇有头脸、功夫了得。你看他扬扬得意、心宽体胖,“一阔脸就变”的嘴脸。但只可惜,他自己没有影子,主人把影子丢了,自己还能长出一个新的,但这个离开了主人的影子却长不出新影子来。于是他就回来跟主人商量,他也知道主人老实、善良,可以被控制和利用。因此,影子才肆无忌惮地来多次邀请主人跟他去旅行,他负责旅费,好让主人当他的仆人和影子。

主人对影子越来越恭敬,影子对主人却越来越随便,甚至已用对仆人的称呼来称呼主人了。后来,影子就对人说他的旅伴就是他的影子。最终,他强迫主人成为他的影子,躺在他脚下。主人当然不愿意,他要去公主那边告发影子。但影子却恶人先告状,告诉公主说他自己的影子造反了,公主信以为真。

最后,主人被处决,影子娶了公主。

这其实是一篇“反童话”的童话。一般童话在处理善恶问题时,总会强调善战胜了恶。但这篇童话却反其道而行之,它强调的是恶最终怎么战胜了善。同样是娶了公主过上了快乐生活的结局,但这不是善良的主人而是邪恶的影子做的,这个结尾极具讽刺效果。

这当然是对这个“名利场”世界的讽刺。

/

“名利场”的说法出自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后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还专门用这个名字写过一部长篇小说,有人说他是在为邪恶立传。

但不管是安徒生、约翰?班扬还是萨克雷,都没有夸赞假恶丑,而是揭露并鞭挞它们在世上横行霸道的丑陋嘴脸,并以此警示世人。

这是非常高明的反讽手法。

这和莫言写《檀香刑》的态度不一样,莫言一开始还能批判这种酷刑,但写着写着竟然欣赏甚至迷恋起来了。

人性深处的黑暗污秽和这个世界的卑鄙龌龊也是有蛊惑力的,它们里应外合,牢牢霸占住名利的舞台,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得不亦乐乎。

对这个常常充满魑魅魍魉的世界,安徒生大加针砭和反讽,不像有些人只是一味迎合和适应。

我们的人性也常常展示出这样的实际:人的精神向上攀登很艰难,但向下堕落则很快。我们往往还没怎么意识到,罪中之乐就已经吸引着我们往更远更深处滑去。人会堕落到比自己原先想得更堕落的地步。《圣经》中也提到过,说人常常是立志为善由得人,只是行出来由不得人!

这也就是影子行恶往往比主人行善更有魄力和吸引力的原因之所在。

安徒生比很多人看得更敏锐,他特别地看到了世界和人性无可回避的一面。

/

但很多人还是会大摇其头,说这又太贬低人性的超越能力了,也把世界和人性看得太阴暗了。

我一定可以为安徒生辩护:世界和人性尽管有丑陋和阴暗的一面,但揭露丑陋和阴暗就说明我们已经给了它们一种价值上的否定。描述它们的强大,不代表就任其宰割,而是要带着格外警惕的心来参加处决它们的战斗。所以,人不必讳疾忌医,而是要直面惨淡的人生,置之死地而后生。

所以,这篇童话的幽默与反讽,就给了作品以足够强大到文本之上和文本本身之间的张力。

这又是一种很高明的艺术手法。

这方面我们就不多谈了,请读者朋友多多去阅读和感悟吧。

/

还要说的是,影子不只是恶的象征,他有着多方面的象征。

有时候,我想到了英国作家斯蒂文森杰作《化身博士》中的两个“我”:那个高尚的哲基尔喝了特殊药剂之后变成了邪恶的海德。若任由我们的那位海德先生发展,他最终也就吞噬了这个始料未及的最初的善良之我。

或者,这个影子干脆就是我们催生的产品?就像人根据自己的形象造出了机器人,这机器人的智能会不会越来越厉害,能力越来越强大,到最后把主人给干掉了?

这么想想,觉得这篇童话实在是极尽魔幻与现实之能事了。作品在二者之间不断游走,把我们带进一个奇妙瑰丽的艺术空间。

还是那句话,非大师而不能也。

生活是不是就是这样,

恶丑肥强而善美瘦弱?

世界是不是就是这样,

小人得意主人被处决?

人性是不是就是这样,

攀登难却可加速堕落?

心灵是不是就是这样,

美好不要却选择卑劣?

谎言打真理旗号招摇,

邪恶披正义外衣肆虐。

真诚老实成无用别名’

虚伪诡诈者坐享其成。

高尚是卑鄙者通行证,

卑鄙成高尚者墓志铭。

-AMEN-

很高兴能够和你一起欣赏这则童话,盼望你的观后感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丨编辑\蒙佳

丨主播\飞行02

丨图片\摘自网络

丨选自\《上帝的火柴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写在最后

Lastbutnotleast

每次看完故事你是否有很多想说的话

一起讨论神的话语

本期23/41

本书共有二十个故事我们将分四十一次推送

推送时间为每周二,周五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