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882589.html作者:晨妈
来源:妈妈手册ID:jqfans
要问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是谁?回答一定是:父母。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深以为然。父母也有合格不合格之分,父母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其实,父母分为这三个层次——三流的父母靠拳头俗话说:“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变废铁。”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啊,荒野》,里面有一个男孩叫建二。建二从小就被父亲打,在父亲的虐待中成长。年纪大一点之后,依然被父亲打。长时间的打骂让他变得胆小、懦弱,成为了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尽管最后成为了一名拳击手,还是无法摆脱父亲在小时候留给他的阴影。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喜欢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小时候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呢?有网友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孩子也会在成年后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吗?有几个回答是这样的:看了这些文字,我觉得如鲠在喉,很是难受。打孩子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影响亲子关系。你的拳头,打的不只是孩子的身体,还有孩子的心灵。放下你的怒气和巴掌,试着用平和的态度去与孩子相处吧。二流的父母靠舌头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语言暴力真的会变成一把凶器。”语言在表达爱意时会显得苍白无力,可是在表达伤害时却锋利无比。想起来之前和蛋蛋去逛玩具店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我和蛋蛋在玩具店遇到了一对母子,孩子用撒娇又带有一丝央求的语气求妈妈给他买一套玩具。孩子的妈妈甩开拉住她衣角的小手,并且说道:“你还好意思给我撒娇,还有脸给我要玩具,没考好的孩子没有资格玩玩具!”孩子听了妈妈的这句话,眼里噙满了泪水,扭头就跑了出去。我看着这位妈妈追出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难以名状。除了恶语相向外,有些父母喜欢用冷暴力,干脆不和孩子说话,来表达自己的生气。这种情况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争吵,但是却在将孩子越推越远。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用你的嘴去成为孩子取暖的火炉吧,而不是冰冷的武器。一流的父母靠行动人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流的孩子,那么你首先要成为一个一流的父母。一流的父母从不靠拳头,也不靠舌头,而是付诸行动来感染孩子的一言一行。前几天在热搜上看到了一条新闻,我觉得很窝心。新闻里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打破了玻璃瓶,所以池塘里留下了一些玻璃碎片。这位爸爸没有打也没有骂,而是亲子下水去捡起玻璃渣。并且明确表示:虽然池塘里定期有阿姨来清扫,但是怕碎片割到别人。我随手翻了翻评论,一致地好评。我也忍不住为这位父亲点赞,在保持了公共卫生的同时,还教会了孩子承担责任,这才是好的教育。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你让孩子早起的时候,你是否也闹钟一响就起床;你让孩子不要多吃青菜的时候,你是否也不挑食;你让孩子多学习的时候,你是否也经常看书。在孩子没有长大的时候,他们对事物没有特定的观念,唯一的学习来源就是父母。父母就是他们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段旅程,这个过程既享受又劳累;教育孩子是一段课程,这个过程既用心又复杂。对于孩子,要放下你的拳头,控制你的舌头,审视你的行动。用多一些的耐心、多一丝的细心、多一点的用心去包容他们。点个在看,并分享给更多朋友,愿我们在成为一流父母的道路上共同前行、共同进步!本文为妈妈手册(ID:jqfans)原创,万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