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文语文写作素材之名人名言类 [复制链接]

1#

往期回顾:

作文

语文写作素材之名人名言类①

高考议论文写作不仅考查学生构建议论文结构、遣词造句的能力,更是考查学生对于题干本身呈现出的现象、字句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因而,审题的准确与否、态度观念的端正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

今天董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名人表述自己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名言,并逐个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期的素材专栏,能够自觉摸索理解字句、分析字句、整合归纳字句含义的方法,并将这种惯性带到平日的审作文题目的练习当中去。

——爱智康高考研究中心语文负责人董瑞瑾老师名人名言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论语》有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这句话告诉我们,当遇到挫折与失败时,不要将自己的失落和苦闷归结于上苍,不要将自己的过错和失误归咎于他人,因为这是一种避世的胆怯,是一种利己的私心。一个人只有放弃无休止的抱怨,才能始终保持乐观健康的良好心态,从而积极向上,有所作为。怨天尤人者,只能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个人修养的道德境界。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所强调的观念不仅是不外求,更是说遇到问题需要寻求自己内部的力量,时常自省是最为积极的处理方式。

2明镜止水

出自《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后来,人们就用“明镜止水”来形容能够以宁静坦诚的心情,面对任何事物的一种心性境界。也说“心如止水,静如止水”等。当水流动的时候,不能反照我们自己;当水静止澄清时,才可以当镜子用。人的心理状况经常像一股流水一样,自己的心波无法停止,就永远不能悟道,永远不能得道。要认识自己,必须让心中的杂念、妄想静止,才可以明心见性。

近期有作文考题涉及到身处喧嚣浮世该采取何种态度、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反省等主题,例如:

①年北京大兴区高三一模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3%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社会存在“文化缺失”的现象。哪些因素对当下社会的“文化缺失”影响比较大?有人认为房子、车子、票子让人无暇顾及自己的“文化生活”;有人认为“文化”都被“娱乐化”了;也有人认为家庭、学校教育过于功利……

关于“文化缺失”,你有哪些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观点。题目自拟。

②年北京昌平区高三二模

《论语》中有许多名言警句,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首先,“文化缺失”产生的缘由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不知反思,忽视了文化的宝贵价值;其次,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也意在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3莫言谈“缺憾”

《檀香刑》中,莫言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我们常常给自己开脱,以避免达不到最好模样时的窘迫。莫言的这一段话颇像是为自己的不完满找的说辞。但是话说回来,人对于己身和他人的期许通常太高,导致生活遗留许多这样或那样的悔恨与悲哀,更何况金无足赤、事无圆满。与其逼迫自己追寻无法企及的周全,倒不如以淡然的心态面对常有的缺憾。

作文相关主题

自我反省、沉静的生活姿态、辩证看待问题等。

总结

“名人名言”存在的意义在于,具备深邃思想的名家以精炼的字句陈述自己深厚阅历堆积起的宝贵观念,而一旦这样的观念与我们的作文考题中心契合,它便是极具说服力的论据。若是想借助此类论据,同学们就必须具备分析名句的功底,并要注意从名句说开去的技巧。

爱智康现推出“议论文写作三步走”线上作文课,长按识别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