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失眠毁的是五脏六腑,艾灸什么穴位治疗失眠 [复制链接]

1#

失眠,是一个永远流行的话题,特别是现代生活压力大,失眠就成了许多人的常态。那人为什么会失眠?所谓失眠,就是阳不入阴。

人的体表有一种气运行,中医称为卫气,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

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

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

这有点像是一个护卫一直绕着一个圆跑步,这个圆分为阴阳两面,白天他在阳面跑,晚上就在阴面跑,如果你失眠了,这个卫士就跑不进阴面,老在阳面打转。这就叫做阳不入阴。

为什么失眠会损害五脏六腑?

因为长期失眠,会导致记忆力明显下降,神经元细胞会营养不良、萎缩,乃至凋亡,失眠还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直接联系。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生阳即耗阴,长时间地耗阴,就会阴分枯竭,身体自然就会受不了。最后的结局不是“阴平阳秘”,而是“阴阳离决”。

如果把阳当作火,那阴就可以想象为锅里的水,阳如果长时间的活动,这把火就烧得久,锅里的水烧久了,肯定水都干了。水干了,锅就糊了,类比到人体,长时间失眠肯定会出问题!

失眠的类型

1

1、气郁化火型

症状:潮热、头晕、心烦,人的性情也会变得急躁,另一方面肝郁内热还会影响邻近器官,会造成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甚至耳鸣、口苦以及失眠等情况。

有些患者经常心情烦躁,这是因为体内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扰乱心神,阳气被排斥于外,就无法入阴了。

2

2、寒湿严重型

症状:如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

舌苔发白,咳嗽时痰是稀白的,流清鼻涕,遇风喷嚏不断,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等。

有些患者是体内寒湿较重,阳气进入身体后,无法推动大量的寒湿之邪,人就会感到很累,经常多梦,睡眠质量不好。

3

3、阳不入阴型

一种是阴虚不能纳阳,一种是阳盛不能入阴。

前者会表现出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大便密结、小便短赤的症状。

对于后者又可以分为肝火、痰火的情况:肝火旺盛会表现出失眠多梦、两胁灼痛、口苦口干、大便密结的症状。

痰火表现出失眠、胸闷、腹胀、头晕目眩、口苦口干的症状。

有些患者属于阳气入阴的机制出现了问题。由阳入阴,是由表入里的过程。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是由阳明到太阴的过程,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障碍,阳气自然无法入阴,便出现失眠。

阴阳和五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阴阳和五脏,只有深入思考它们内在的关系,对疾病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入。

失眠有三个原因

1

心肾不交

常见的症状有烦躁,夜尿,多有下肢怕冷,易出汗、舌红苔比较腻,下肢怕冷,腰酸等。

2

血不足

道医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焦受气,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人体的营养物质,包括血都是从胃来的。

人体是通过胃来消化食物,把食物的精华转变成血。血是一种能量,代表着一种动能,输布四方,供人体所需。

3

胃不和

假如晚上吃得太多,也会造成失眠。人活一口气,气不仅用来睡觉,也用来消化食物。如果晚上吃得过多,气就会受到中焦阻隔,阳气不能上输于脑,造成失眠。

那么失眠该如何调理呢?我们前面说到失眠是因为阳不入阴,道理很简单,引阳入阴,可以调理好失眠!

调理失眠的穴位

因灸火的温和热力通过经络的传导,可达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所以,艾灸有养心安神、阴阳入阴的作用。

心俞穴

心俞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艾灸刺血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胸痛,心悸,头痛,恶心,神经官能症。

气海穴

气海穴位置: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处。

气海穴有温阳,强健全身的作用,艾灸该穴位可以温养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有助于改善失眠现象,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处于,产后体虚等症均可以起到调理作用。

神门穴

神门穴位置: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可以补益心气,安定心神,主治心病,心烦,惊悸,健忘,胸肋痛等疾病。

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离手掌第一横纹上2寸的两条筋之间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功效,对治疗抑郁导致的失眠,焦虑,健忘等症尤其有效。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位于人体下肢(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扶正培元,疏理脾胃,强身健体,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帮助睡眠。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药穴,在防病,治病,人体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和腰膝酸软的治疗。艾灸次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失眠症。

君竹丽人龙涎艾:普通艾条效果的8.4倍

主要成分:陈艾、丹参、川芎、当归、沉香、三七、丁香、檀香。

使用方法:配合灸鼎灸工具局部灸疗。(工具时尚美观)

理疗功效:

一、经过中医科学院验证,可以加速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使白血球显著增加,提高免疫力,连续施灸六周红血球可增加60%,有明显的补气补血的效果,而且有循经找病的功效,引药入经直达病灶,可速效止痛排湿排寒,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二、龙涎艾是用冷工艺去碳化的复方药灸,是普通灸条功效的8.4倍,燃烧起来会形成一股无形的红外线,螺旋形式穿透我们的脏腑,药性可以循经找病,哪里不舒服到哪里,可以通过身体的灸疗反应反映出来。

三、可以均衡人体体质,平衡体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