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细艺术多样化制作,多种工艺结合令檀 [复制链接]

1#

广作外销檀香扇曾经的辉煌历史及其神秘的制作工艺很长时间内不被人们所了解,因其均是在广州贸易体制“一口通商”特殊的历史时期背景下,受国际贸易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萧条。公元年,清乾隆时期广州成为了当时国内国外唯一承认的法定贸易市场,也是通往欧美、南洋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国际贸易通商口岸,是国际市场的联络与交易枢纽。

清朝规定洋人只可以在广州通商的政策。加入到外销商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广州的艺术家在象牙、玳瑁、砗磲、檀香木等雕刻制品、竹木家具、漆器、金银器、织绣、藤制品等方面的精湛技艺闻名于世。

广州的手工艺人以工艺精湛、真诚守信在业内赢得了号的口碑,英国学者玛格丽特·乔丹在《十八世纪中国的外销艺术》中感叹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其工艺会如此精湛。”扇子在十六世纪的欧洲被女性视为穿搭时必不可少的点缀,是品位优雅的体现,也是社交礼仪的时尚品和必需品。

十九世纪时,纽约、波士顿等东海岸的女士几乎每人都手执一把极具中国特色的扇子,出席宴会或时装晚会。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初次在广州订制了八万件外销扇,这批外销扇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年轻人的青睐,推动了欧洲人崇尚“中国风”的时尚热潮,也刺激了广州外销扇的兴盛。

据史料介绍,广州有名的扇庄主要集中在今广州大新路、状元坊、德星路、长寿路一带,有专做扇胚的“扇仔行”,专门从事拉花工艺的“贡牙行”,专制牙骨镶嵌的“牛骨行”,专门糊扇面的“雅风行”,“仁风行”最后负责装饰成品。在当时,还有专门销往美国的羽扇。

广州作为檀香木进出口的集散地,使当地的制扇艺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开始以檀香木为原料制作檀香扇。广州檀香扇的制作所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法有拉花、透雕、镂雕等。

民国时期,广作檀香扇因受国际形势、供求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生产工艺水平日益滑落。与此同时,苏州与杭州的檀香扇后来者居上。苏州“张多记”檀香扇、杭州“王星记”檀香扇均以选料讲究、工艺精湛而在国际博览会上多次获奖,此后销路大开,杭州的檀香扇庄还根据当地的名胜古迹打造出“西泠”、“双峰”、“玉带”等知名款式,形成以“拉花”、“烫花”、“画花”为特色的“三花”制作工艺。

20世纪20年代,檀香扇被正式列为一个独立的扇种,苏州则被认为是现代檀香扇制作工艺的发源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州檀香扇的制作进入繁荣期,檀香扇从实用品转为纯艺术观赏品。

精、细、艺术多样化的制作,加之多种工艺结合,令檀香扇的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产品远销海外。苏州制作檀香扇的各大作坊当时所用檀香原料均从印度进口,有些作坊则是单独通过关系从香港购进。

如张卿记制扇作坊的老板张遗生,曾独自到香港进货及销售。檀香木的价格当时以担为单位计算,每担价格为五万元。有些制扇作坊对檀香木的需求较大,用量较多,如李瑞记扇作,据资料记载,该扇坊每月平均用檀香木原料十二担,产量每月平均六千把。但大部分作坊的产量都相当低,如杨政记扇坊月均产量仅为一千把。当时全苏州市的月均产量只有两万把,主要由上海“王星记”扇庄经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