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扩散怎么治疗 https://m.39.net/disease/a_9336002.html宗喀巴·罗桑扎巴,藏族,是藏传佛教史上杰出的学者,创立了藏传佛教中最大的教派格鲁派(俗称黄教)。他的学识博大精深,代表作《著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二书,确立了显密并重、按次第系统修学显密二宗的思想体系;力主佛教戒规的重要性,对当时藏传佛教进行了整顿革新,使藏传佛教得以振兴。他弘法利众的事业,堪与佛陀释迦牟尼相媲美,因而在雪域高原有“第二佛”之美称。
公元年(元至正十七年),宗喀巴出生于今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该地属湟水流域,藏族称这一地区为宗喀,因此后来人们尊称他为宗喀巴,意即“宗喀地方的人”;佛教中又尊称他为杰仁波且,意为“至尊宝”;青海汉语中称他为“宝贝佛爷”。他的父亲名鲁本格,有“达鲁花赤”的官号,母亲名辛萨阿曲,他在兄弟中排行第四。
藏传佛教中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据说早在释迦牟尼时代,他就曾转生为比丘莲信,从佛闻法。后又多次转生为印藏大德。对于他的此生,在佛教经论中有明确的预言,如《庄严经论》中有“善慧无忧具悲心,美名胜称知善轨,此是菩萨极善说,讲说者中如日辉”。指出了宗喀巴的名讳。
相传他在母胎和降生时,他的父母亲等皆得到了吉祥的梦兆。他的父亲梦见五台山来的一位僧人,手持经函,向他借宿,尔后上楼到佛堂中去了;村里有的人梦见许多僧人从前藏迎来拉萨的释迦牟尼像,进入鲁本格家中;辛萨阿曲梦见云隙中有巍然如山的金身,放出太阳般的光芒,普照四方,在天子、天女的围绕下,金身徐徐下降,同时不断缩小,最后落在她的头顶上,融人她的身体之中;住于夏琼寺的法王顿珠仁钦也从梦中得知文殊菩萨的化身将生在宗喀地方。
据说,宗喀巴出生后,剪脐带滴下的血汁浸入土中,生长出一棵白檀香树,令人惊奇的是树叶上自然显现狮子吼佛像和文殊心咒文字,佛像和咒字足有十万之多,称为“十万佛像檀香树”。后以此树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一规模宏大的寺院,就是青海名刹塔尔寺。在他三岁时,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噶玛若贝多杰赴京路过宗喀地方,他在父亲的带领下拜见了这位活佛,并受了居士戒,取名“贡噶宁布”(遍喜藏)。若贝多杰当时留下预言,说他将会成为第二佛。
创建夏琼寺的噶当派学者法王顿珠仁钦,也预感宗喀巴非同寻常,便请求鲁本格将宗喀巴送给他,鲁本格答应了法王的要求。宗喀巴七岁时,来到了位于今化隆县境的夏琼寺,走上了闻习佛法的道路。他在法王座前,受了出家戒和沙弥戒,断除尘缘,披上了紫红色的袈装。顿珠仁钦给他起了后来响彻雪域法界的名号罗桑扎巴,意思是“善慧称”。这个名字也颇有来历,顿珠仁钦的上师秦·罗桑扎巴曾经预言,顿珠仁钦会有一位杰出的弟子,届时要按他的名字命名。
宗喀巴得到了上师的加倍爱护,开启他的智慧,给他传授了法王自己所修生起智慧的本尊文殊及心咒、延寿本尊无量寿佛、提供生活费用的本尊多闻天等,以及不少四续部密法。相传他根据上师的指示,为增智慧念修文殊心咒多遍,他住屋的墙上自然显现出“阿、惹、巴、扎、那”心咒字母。这座房屋后成为夏琼寺的“阿惹巴扎那”神殿,以灵异闻名全藏。
在夏琼寺的十年间,宗喀巴掌握了藏文,并在显宗经论和密宗仪轨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顿珠仁钦的讲授对他以后思想体系的形成有过重要影响,他也非常感念这位恩师,每当提到上师名号时,就会双手合十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