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檀香木、真檀、白檀、白檀香、旃檀。
药科——檀香科植物檀香树干的心材。
产地——原产于印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等地。我国广东、海南、云南有引种栽培。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辛。
入经——心、脾、胃、肺。
功效——行气,温中,开胃,止痛。
主治——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
现治——心绞痛,冠心病,乳腺增生,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痛,痛经。
参治——气厥,神经性胃肠病,噎膈,饮食不下,阴寒霍乱,呕吐下痢。
药理——利尿,抗菌,麻痹小肠。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磨汁涂)。
用量——水煎(常量3~6克),外用(适量)。
禁忌——阴虚火盛者忌服,动血致嗽者忌服。
自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