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佛对待世界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用四个字来概括,叫乐观厌世。
什么是厌世?实际上,在佛家认为,所有事物都要经过六道轮回,这个轮回是痛苦的,称这样的沦为“此岸”,我们经常听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家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要经过六道轮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休无止的,是痛苦的,大家不想在这个痛苦中生活,怎么办?到彼岸去!
到彼岸去,就得有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于是佛家说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我们人人都是从出生时一声啼哭开始的,在年、80年、6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里,我们这一生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但幸福很少,我们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这种生活的苦难,反倒是一种超越。所以什么是佛?超越自我即是佛。
人人都可以成为觉悟者,成为了觉悟者离佛也就不远了。据《贤愚经》记载了这样的故事,佛祖释迦牟尼开悟成佛后,住在祇树给孤独园讲法,有位叫富奇那的信徒,用檀香木搭建了一座檀香阁,准备请佛祖来此讲法。他手捧香炉,点燃檀香,香气飘扬数十里,飘到祇树给孤独园,从空中徐徐降落在佛祖头顶之上,形成一朵云,风吹不散,佛祖沿着香迹,找到了富奇那的檀香阁,从此以后,檀香就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这么一句话叫:“佛教无檀香不传,檀香无佛教不贵”,几千年来,在佛教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和檀香形影不离,有佛必有檀,这就是檀香与佛的渊源。
我们知道,佛家不管是雕像,法器,甚至烧的香,都以檀香为最贵,因为檀香能安神、通灵。檀香,是来自印度的梵文,翻译成汉语就叫布施。布施是成佛的六大法门之一。什么是布施?布施就是无偿的给予,不求回报的给予,是心怀慈悲,给他人造福,为他人消灾。人生最大的价值,并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你给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奉献了多少,所以我们经常说施比受更快乐。所有的觉悟者,并不是追求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而是认为普渡众生,能把他的思想、理念为别人造福、为别人消灾消难,才是他最大的幸福。布施在佛家一共分为三大法门:第一是财布施,第二是法布施,那最高级的一种法门,就叫无畏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