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单县郭村镇吴三庙村,香气扑鼻而来。这里家家户户以制香为业,代代相传的传统制香手艺,已形成现代制造产业链,使得小村发展成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的制香基地,国内名副其实的“香都”。
吴苹展示公司制作的香。
谈起村里制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末年。时任元朝东台御史的吴敬到单县定居,结合民间制香术,首创吴氏制香产业。此后,代代传承,至今已传承到第19代,并入选菏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氏制香最初是纯手工,制作过程如下:先根据香方选择香材,碾磨成粉末,过滤形成精细粉末,加水和成香泥,包裹饧1个小时,装进香筒,人工压制成细条,将香条捋到香箩上修正,在阴凉处晾3到5天,干后收起来放到缸里窖藏7天即可出用。
20世纪80年代,手工制香工艺收益低,不少年轻人选择放弃,第18代传承人吴玉东和妻子崔玉香不甘心,两人受到棉花液压打包机的启发,潜心钻研,发明制作出一整套制香机器,极大地提高了制香效率和产品质量。“两人手工制香一天可以做5斤,机械化每天可以生产5吨。”吴玉东说。
山东盛源香业有限公司和鲁盛香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更是推进了吴氏制香的产业化。公司采用连锁加盟模式,统一给村民提供机器、技术、配方、原材料,统一回收产品,促使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制香产业,生产出檀香、沉香、崖柏香、玫瑰香、桂花香、空气清新香等多个品种,注册了鸿福源、宏富源、盛源香、阅古香堂等多个品牌商标。以吴三庙村为中心的集体制香产业带逐渐成形,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荷兰、泰国、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比例占到20%到30%。“客户对于我们产品的忠诚度很高,回购率达到了90%以上。”吴玉东说。
吴氏制香第19代传人吴苹有一本香谱,里面记载祖上流传下来的上百个香方,她常年泡在研发室里,研制新的香方。“传统制香工艺,通过不同香方、香材的配伍,香料的炮制以及对香时的掌控,做出不同功效的天然香。”目前,无烟香、檀香、沉香、玫瑰香、桂花香、茉莉花香等各种香型,幽雅清爽,提神醒脑,受到欢迎。“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对空气薰香、医疗香薰、香薰精油的研发力度,发掘极具观赏性的香文化表演。”吴苹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郑希平通讯员谢丽王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