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引娣再读檀香刑 [复制链接]

1#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06092.html

不知几年前,读过《檀香刑》,随着时光的冲刷,隐隐约约只记住了它是一种刑罚,非常残酷,从人的尾骨穿入,从肩头出来。直到几天前,小说汇里评论一片小说,一位评论老师指出了《檀香刑》,是从不同角度来推进情节发展的经典小说,我就再次翻开了这部小说。

从小说的目录来看,这部长篇共三大块,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和豹尾很相似,都是采用叙事主人公说话的方式,从几个主要人物出发,凤头部分是眉娘浪语、赵甲狂言、小甲傻话、钱丁恨声,豹尾部分为赵甲道白、媚娘诉说、孙丙戏说、小甲放歌、知县绝唱。中间采用平常一般的全知视角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成,猫腔班主孙丙与知县钱丁斗须,失败后又被蓐掉胡须。狗肉西施孙媚娘看到蒙着面纱的知县妇人的一双三寸金莲,羞愧而去,比脚失败。孙丙失去胡须,回乡开了小茶馆,好景不长,妻子小桃红被外来的德国兵羞辱,孙丙失手打死德国兵,知县放风,孙丙逃脱追捕,却引来德国兵打死镇上二十七条人命,奏响生命的悲歌。孙丙背井离乡,投奔义和团,回来后设立神坛,成为岳元帅。钱雄飞受到袁世凯赏识,收到金枪,后刺杀失败。刑部第一刽子手——赵甲受袁世凯之邀来到天津行刑,凌迟一代英豪钱雄飞,五百刀完成杰作。赵甲与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在施粥会上相遇,尔后相知,后行刑干净利落,履行了当初与刘光第的约定。知县钱丁想要为民请命,保住孙丙,却又受到上司指责,在夹缝中生存,最终为了减少损失,一人进城将孙丙擒出,没有想到德*依然炮轰马桑镇,让城池夷为平地。

小说以胶济铁路的修筑为大背景,贯穿高密东北乡猫腔的发展,用几个主要人物的回忆、遭遇、叙说,展现了一九零零年前后中国各个阶层的生存状态,上到皇帝皇太后、下到市井小民、艺人叫花子。让我们看到了一批有良知的人,钱家两兄弟,戊戌六君子,县城那些为孙丙请命的乡绅,还有处在最底层的叫花子,他们看清了列强的狠*,明白了身处的环境,怀揣一颗赤胆忠心,想要保卫家乡、保卫祖国,构成了中国的脊梁。还有那些执迷不悟,残忍麻木的*阀、刽子手、屠夫,他们冷酷无情,为了一己私利甚至卖主求荣,让人痛恨。

当然,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这不紧不慢地叙说中,依然把真实的人性撕破,血淋淋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孙媚娘,好人,坏人?她也贪图肉体之欲,与干爹私会;她也贪图钱财之利,看到赵甲的礼物就就接受了这个公公;她也斤斤计较,念念不忘父亲孙丙的风流,自己被驴咬的事实……可她善良,重视亲情,有胆有识,在父亲面临危险之际,她挺身而出,四处奔走,用心良苦,最终手刃公公——刽子手赵甲。钱丁,也是如此,他曾为了自己前途违背良心,无视百姓死活;也曾为了一己私利,耀武扬威;也曾英雄难过美人关,……可他,胸怀天下,担忧国家的前途;保护义士,费尽心思周旋于上司和外国人中间;最终,幡然醒悟,一身正气,视死如归。他安顿好一切,刺死孙丙,让*阀与德*愿望—破灭。还有那些乡民,他们平日里嫉妒孙媚娘,嫉妒她的美貌,更嫉妒她有知县干爹的庇护,而一旦媚娘遇难,他们又自发组织,帮助媚娘,往日里的恩恩怨怨消失殆尽,。特别是在大义面前,他们不失正义。刑场之上,他们竭力保护媚娘,这就是一般的百姓,朴实善良是他们的天性。

《檀香刑》不仅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描绘了芸芸众生的人生百态,展现各具特色的人性,而且让我们看到了采用叙事主人公的角度来推动情节的奇妙性。

平日里,一般小说,就是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采用全知的叙事方式。而《檀香刑》,另辟蹊径,采用不同的角度,通过四五个主要人物之口,交代了大家关心的内容,这样需要把控每个人物内心,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我们欣喜的看到,媚娘的漫不经心、轻佻可爱到为父奔走,赵甲的侥幸回乡、狂妄自大到变态行刑,小甲的窝囊无能、痴傻可笑到与父同台,钱丁的怀才不遇、愤愤不平到毅然大悟,作者通过他们的声音一一道来,让我们深入其中,仿佛身临其境,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不能自拔。可见,这是作者高于一般写作者的地方,他驾驭人物的能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正是这部小说一个高明之处。

另外,这部小说语言通俗易懂,大量使用了方言俗语。由于是人物发声,因而作品中方言俚语是随处可见。什么“炒熟了*豆大家吃,炸破铁锅自倒霉”“癞蛤蟆垫床腿儿,顶不了多大会儿”“树高高不过天,人高高不过山”“树怕屎尿浇根,人怕酒肉灌心”“荒了庄稼不打粮,慌了人心遭祸殃”……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好似拉家常般娓娓道来,增添了无尽的亲和力。这就让我们明白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豪言壮语,更不是文绉绉的书面语,民间流传的许多方言俗语其实是深入人心,最能打动人的。

最后要提的就是,整部书里对于猫腔的描写,非常成功,每个读者,看完了书,也爱上了这种地方戏。它的渊源,作者通过孙丙之口讲出了祖师爷——常茂的故事,以及孙丙自己努力改进,下江南、上塞北,偷着学习,不断改进,终于让猫腔发展成熟,成为高密人的最爱。书里面大部分人都会哼几句猫腔,上到知县,下到叫花子,慷慨悲凉、沉郁顿挫。它唱腔丰富,缠绵、高昂、婉转、激越都有,不同场合可都有合适的选段。书中几次猫腔上演,大街上所有人不约而同被感染,发出“喵呜——喵呜——”的叫声,怒猫、喜猫、媚猫……等,都让读者了解了这种地方戏的精妙所在。

再读《檀香刑》,我重新认识了高密东北乡人民的血性,了解了一种多角度叙事的方式,感受了这篇长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时光这把双刃刀,既冲淡了以前的记忆,又通过它的积淀,加深了我对小说的理解。

作者简介:张引娣中学语文教师,陕西省作协会员,渭南作协理事,江山文学小说编辑,渭南文艺评论协会会员,《新锐散文》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桃李沃土》,曾在报刊杂志发表不少文章。

主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郭婉怡

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