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想象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独特的魅力,经典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原因之一就是想象力的作用。没有想象就没有文艺创作。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力。”狄德罗也指出:“诗人在较高程度上从自然取得了把天才和普通人,把普通人和愚昧人区别开来的那个品质;这个品质就是他的想象力,如果没有它,言词就变为把声音组合起来的机械习惯了。想象力,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有理性的生物,甚至不能算是一个人。”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搜神记》、《西游记》,到西方文学经典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爱伦·坡的《怪异故事集》(TalesoftheGrotesqueandArabesque),无一不是丰富想象力的产物。
想象力是作家最宝贵的财富。蒲松龄和莫言都对神话传说和*怪故事感兴趣,二人都是以想象力见长的作家。蒲松龄的笔下充满了各式各样并不复杂却充满张力的花妖狐魅的故事,这些花妖狐魅具有各种魔法,蒲松龄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在他的聊斋故事中得以充分发挥和呈现。而莫言在谈到想象的作用时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他正是凭借恣意汪洋的想象力,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莫言的作品中既有疯狂成长的蝌蚪,也有食草的红蝗;既有骇人听闻的檀香刑,也有生蹼的祖先。蒲松龄和莫言虽然时间跨越三百年,想象力却是相通的。那么,他们二人的想象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丰沛想象力的来源是什么?彼此又有什么不同呢?下文将一一展开论述。
一、蒲松龄、莫言丰富想象力的表现
《聊斋志异》几乎每一个篇章都充满奇特的想象色彩,有的是人入异域幻境,有的是异类化入人间,也有人、物互变的内容。人物活动的场所光怪陆离,或仙界,或冥府,或龙宫,或梦境,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和奇异性。蒲松龄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超乎实际生活的想象世界。
《聊斋志异》中最美的莫过于那些描写神怪精灵、花妖狐魅的篇章。婴宁、香玉、*英、葛巾、颜如玉们,或狐或妖或仙,温柔多情,给寂寞的书生们带来了情感的慰藉。这是作家长期离家坐馆,在孤独中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与憧憬。有时候,蒲松龄的想象力充满童趣。他写仙女翩翩白云做衣、山叶做饼(《翩翩》);写牡丹花妖刚幻化成人时“裁三四指许”,俨然一个小精灵的模样(《香玉》);写人跑到天上看星星,“大者如瓮,次如瓿,小如盎盂。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动摇,似可摘而下者。遂摘其一,藏袖中。”(《雷曹》)……所有这些想象都奇特、新颖,带有孩童般的纯真。
作家的灵气集中表现在想象力上。莫言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特立独行。十里飘香的美酒秘方竟然是往酒缸里掺尿(《红高粱家族》);《食草家族》里有手掌生蹼膜的祖先,也有食草的红蝗;《酒国》里竟然有真假难辨的红烧婴孩……莫言在《枯河》中写道:
女孩抱着他的衣服,仰着脸,看着白杨树慢慢地倾斜,慢慢地对着自己倒过来。恍惚中,她又看到光背赤脚的男孩把粗大的白杨树干坠得像弓一样弯曲着,白杨树好像随时都会把他弹射出去。女孩在树下一阵阵发颤。后来,她看到白杨树又倏忽挺直。在渐渐西斜的深秋阳光里,白花花的杨树枝聚拢上指,瑟瑟地弹拨着浅蓝色的空气。冰一样澄澈的天空中,一绺绺的细密杨枝飞舞着;残存在枝梢上的个把杨叶,似乎已经枯萎,但暗蓝的颜色依旧不褪;随着枝条的摆动,枯叶在作响。
这段文字无论写人还是状物,都发挥了精妙奇警的想象力。
二、蒲松龄、莫言丰富想象力的来源
蒲松龄和莫言汪洋恣肆、驰骋丰富的想象力不是无源之水,而是与齐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孤独的经历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等有密切关系,正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二人层出不穷、无拘无束的想象才得以形成。
(一)齐文化的熏染:怪力乱神
一个作家的人格是其艺术想象的动力源泉,而其人格的形成又会受到特定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蒲松龄和莫言生于古齐地,长于古齐地,其性格、爱好、价值观的形成,必然深受齐文化的影响,其血脉中张扬着齐文化的品格。齐国三面临海,这样的地理环境滋生了形形色色的神话与仙话,形成了齐文化浪漫的品格和丰富的想象力。齐文化中“万物有灵”的观点,深刻地影响到了蒲松龄和莫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激发了二人的想象力。
(二)蒲松龄:长期坐馆的孤独落寞生发出来的想象力
《聊斋志异》里众多的花妖狐魅与书生交往的故事,是蒲松龄在落寞、孤独的生活环境中生发出的幻影。他长期在缙绅家坐馆,远离家人,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与亲人小聚,独自生活的寂寞,不免假想象自遣自慰。
(三)莫言:童年的饥饿与孤独激发了莫言丰富的想象力
如前文所言,饥饿与孤独充斥着莫言的童年生活,挥之不去的饥饿经历调动了莫言的想象神经,而刻骨的压抑和孤独也唤醒了莫言的感官,激发了他异常敏锐的想象力。
(四)莫言向蒲松龄的学习与继承
莫言曾多次公开承认自己深受蒲松龄的影响,他小时候在田间地头听得最多的就是聊斋故事。在此基础上,他把这些充满幻想的奇异故事重新分解或融合,写出属于自己的新故事。
(五)莫言向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文化思想的学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迎来了改革开放,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莫言影响很大,在这些外来文学观念中,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魔幻现实主义对其影响无疑是最深的。莫言想象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三、蒲松龄、莫言丰富想象力的异同
蒲松龄、莫言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源于他们独特的精神历程和独特的地域环境。蒲松龄坐馆期间的孤独与莫言童年的寂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独特的经历激发了二人瑰丽多彩的想象力。空间上,古齐国自由不羁的地域风情,让蒲松龄、莫言的想象力在此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获得了进一步的发挥。而齐地传统中波谲云诡的想象力,使得莫言深深受到包括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在内的神仙*怪故事的影响,给他的文学世界打开了别样的一扇门窗。
不同的是,莫言因受马尔克斯等外国作家的影响,其小说中既有聊斋式的转生和轮回的想象情节,也有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莫言小说的叙事手法、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以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为例。作家借助佛教中的六道轮回之说进行全篇构思,让西门闹在人、驴、牛、猪、狗、猴之间轮回,也有摹仿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地方。比如,莫言在《生死疲劳》开头第二句“在此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阴曹地府里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就运用了马尔克斯式的站在当下回忆过去的叙事手法。而“也是许多年之后,我在许多外国电影中,看到这种场面,便会想起,父亲对牛伸出的手。”一句体现了《百年孤独》中极度渲染夸张与颠倒时空秩序的创作手法。《生死疲劳》某些情节的处理上也可以看出《百年孤独》的痕迹。《百年孤独》中近亲结合生下了长有猪尾巴的孩子,产妇因产后血崩而死。《生死疲劳》中实为堂兄妹的蓝开放与庞凤凰诞育了生来就有怪病的大头儿,庞凤凰也在产子之后不久死去。
总之,蒲松龄、莫言奇谲的想象力根植于现实生活,而莫言对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进行了双重观照,在学习蒲松龄和马尔克斯等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想象风格,是一种创造性继承。